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一捆柴火贵过一天工资!苏丹围城下,粮仓变坟场,有人却在大发国难财

发布日期:2025-11-23 12:58    点击次数:50

谈论战争,很多人脑子里还是飞机大炮的PPT对轰。

但真正顶级的战争艺术,早就不玩这些了。

什么叫降维打击?

苏丹的法希尔给你演示了一遍标准答案:把一座城,变成一个大型付费密室逃脱游戏,而唯一的NPC,就是拿着枪的魔鬼。

战争的尽头不是和平,而是会员制。

恭喜法希尔市民,你们被强制开通了“地狱求生VIP服务”,按天收费,支付方式可以是美元、首饰,甚至是你家孩子。

这项服务的独家运营商,叫“快速支援部队”,一群街溜子出身的武装,却把商业模式玩得比硅谷还溜。

他们的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一套堪称完美的“平台垄断+自营电商”组合拳。

这套骚操作,华尔街的资本家看了都得递根烟,尊称一声祖师爷。

第一步,叫“清场”。

从2024年初开始,这帮大哥就没想过要跟你玩什么巷战攻坚。

多low啊。

他们开着皮卡,架着机枪,在法希尔城外画了个圈。

这不像打仗,更像小区保安突然黑化,把小区所有大门、小门、狗洞全部焊死。

你以为这就完了?

天真了。

他们不仅拦住了想出去的人,更重要的是,拦住了一切想进来的东西。

不管是隔壁村老乡送来的几袋高粱,还是印着大大UN标志的国际救援车队,统统给我站住。

联合国的车队尤其受欢迎,简直是行走的“双十一”快递包裹。

拦下来,物资一扣,转头就成了自家仓库里的“待上架新品”。

至于车队司机和人道主义工作者?

能活着回去写报告,都算是大哥们今天心情好。

这一手,叫“切断外部供应链”,把整个城市变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茧房和物资孤岛。

所有人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城外,但城外除了枪口,什么都看不见。

第二步,是这套商业模式的灵魂:启动“自营黑市平台”。

当城里所有人的库存都见底,饿得眼冒金星的时候,魔鬼的电商平台,它上线了。

这个平台没有APP,没有网站,入口就是废墟里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交易靠暗号和熟人引荐。

这仪式感,比什么顶级私厨、会员制会所强多了。

魔幻的是,这个黑市,它不是无序的,恰恰相反,它秩序井然。

因为运营商“快速支援部队”亲自下场当平台管理员。

他们的管理手段极其“先进”:

首先,是“独家供货”。

平台上卖的面粉、燃料、药品,源头是哪?

就是他们从联合国车队那“零元购”来的救援物资,和从城外抢来的各种商品。

左手抢来,右手加价,完美的闭环。

战前面粉什么价?

现在黑市上直接翻15倍。

柴油?

利润率突破500%!

每一笔交易,都是在用别人的绝望给自己发年终奖。

其次,是“平台抽成”。

想在我的地盘上摆摊卖东西?

可以。

每个摊位,交易额的30%到50%,交上来,名曰“保护费”。

这抽成比例,苹果和谷歌看了都得流泪,什么叫平台税啊?

这才叫平台税!

最后,是“强制定价”。

你以为摊主能自己定价?

想多了。

大哥们规定了所有商品的价格。

谁要是敢偷偷降价,搞“价格战”破坏市场秩序,那等待他的就不是市场监管局的罚单了,而是枪托和地牢。

轻则一顿毒打,重则直接人间蒸发。

于是,一个奇葩的经济体内循环诞生了。

武装分子用枪制造匮乏,再用匮乏制造市场,最后通过垄断市场来榨干城里每一个人的最后一滴血。

苏丹镑?

早就是废纸了,擦屁股都嫌硬。

在这里,美元是硬通货,金首饰、还能穿的衣服、甚至家里唯一的农具,都能拿来换吃的。

“以物易物”这种几千年前的交易方式,在2025年的法希尔,成了最时髦的潮流。

当一座曾经的“粮仓”之城,日均两万多人次的交易都发生在这种阴沟里的黑市时,你就知道,这不是经济,这是献祭。

在这场大型生存真人秀里,普通市民的“用户体验”是怎样的?

一个词:窒息。

“一天工钱买不来一捆柴”,这不是比喻,是法希尔成年人每天睁眼就要面对的现实。

那些曾经靠搬运、打零工过活的人,日薪换算下来,只有0.2美元。

两毛钱,美金。

而一捆能让你生火做顿热饭、在夜里不被冻僵的柴火,价格远超于此。

结果是什么?

很多人家放弃了吃热食,直接啃干巴巴的杂粮。

或者,去废墟里冒险,扒拉点烧焦的木头,运气不好,可能就成了废墟的一部分。

喝水,这个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成了一种奢侈。

供水系统被打烂,干净的水源?

不存在的。

黑市里有水卖,价格暴涨20倍,而且大部分是没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

霍乱和腹泻成了标配,死亡率飙升的功劳簿上,污水必须记一大功。

银行?

早就关门大吉了,里面的存款成了薛定谔的钱。

面粉厂?

没燃料,停工了。

就算你家地窖里还有点存粮,你也运不出去,卖不掉。

整个城市的经济流通,被彻底干停机了。

当生存压力突破某个临界点,社会伦理就成了最大的笑话。

维系家庭的最后一点体面,比如一件旧衣服、一把锄头,都被拿到了黑市上,换取几天的口粮。

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一些走投无路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黑市的人贩子。

为什么?

只为了换一点点食物,好让家里剩下的孩子能多活几天。

你觉得这是编故事?

不,这是无国界医生和各类国际组织记录下来的、血淋淋的现实。

2025年11月的数据显示,当地死亡率比战前飙升8倍,其中60%直接死于饥饿,儿童死亡率超过45%。

曾经那个能储存10万吨谷物的中央粮仓,被抢光,然后一把火烧了。

如今,烧焦的粮堆旁,散落着遇难者的骸骨,流浪的野狗在其中觅食。

昔日的“达尔富尔粮仓”,彻底变成了“达尔富尔坟场”。

很难想象,这个被饥荒吞噬的地方,在不久前还是《大英百科全书》里定义的“历史悠久的商队中心”和“粮果集散地”。

这里的农民种植高粱和花生,养育了整个达尔富尔地区。

一支支驼队从这里出发,穿越沙漠,和埃及、利比亚做生意。

市中心的集市,人声鼎沸,充满了生命力。

现在呢?驼铃声没了,只剩下绝望的哀嚎。

这场持续了18个月的围城,本质上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饥荒谋杀”。

从切断小路,到封锁主干道,再到把城市变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冰冷得像墓碑:2025年8月,面粉价格一个月暴涨38%,高粱涨了42%。

3700苏丹镑换1美元。

一个人的日薪,连半公斤面粉都买不起。

当美国国际开发署的预警系统确认法希尔部分区域达到“第五级”饥荒标准时,一切都晚了。

第五级是什么概念?

就是大规模死亡已经发生,社会性崩溃,人吃人不再是传说。

法希尔的陨落,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攻防战。

它是一个血淋淋的商业案例,展示了在现代冲突中,经济和后勤是如何被武器化的。

它撕开了文明的最后一层遮羞布,告诉世界:当枪杆子和算盘结合在一起,能创造出怎样一个高效、精密、且毫无人性的利润绞肉机。

所以,别再空谈什么人道主义危机了。

这根本不是危机,这是一门生意。

一门用饥饿做成本,用人命做利润的生意。

当枪声停下,要重建的绝不仅仅是断壁残垣。

更需要被彻底粉碎和埋葬的,是这套把人变成耗材的、地狱般的商业模式。

否则,法希尔的悲剧,只会在下一个地方,换个名字,重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