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国大(NUS),是一所位于新加坡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在国际框架下推展高深优质的教育与科研之际,突出展现亚洲视角和优势
[1]
,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等高校联盟的成员,商学院获有AACSB和EQUIS认证。
[2-3]
[40]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为1905年成立的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1912年,该校改名为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1928年,莱佛士学院成立。1949年,爱德华七世医学院与莱佛士学院合并为马来亚大学。1955年,新加坡华人社团组织创立了南洋大学。1962年,马来亚大学位于新加坡的校区独立为新加坡大学。1980年,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校名定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75位
[8]
,2022THE世界大学排名第21位
[6]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11位
[4]
[41]
,2022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29位
[7]
。
国大共有17所学院,分布在新加坡肯特岗、武吉知马和欧南3大校区,提供跨学科跨院系的广泛课程, 在全球设有12所海外学院
[1]
。有教学人员2374人,在校学生42600人(截至2020年12月),其中本科生31300人、研究生以上11300人。
- 中文名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外文名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简 称
- NUS
- 创办时间
- 1905年
- 办学性质
- 公立大学
- 学校类别
- 综合类研究型大学
- 学校特色
-
亚洲大学联盟成员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亚太国际教育协会成员
Universitas 21成员
年份 | 历史事件 |
---|---|
1823 | |
1903 | 华人立法议员陈若锦率领数位华社代表,与新加坡各种族社群代表连署,上书海峡殖民地新加坡总督安德逊爵士(Sir John Anderson),呼吁政府兴办医学院。 |
1905 | 新马及东南亚各地华社集资筹款87000元,包括陈若锦个人捐出12000元,协助创办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Straits Settlements and Federated Malay States Government Medical School)。医校首届招收23名学生,上课地点设在四排铺一所旧女子精神病院内。 |
1912 | 爱德华七世纪念基金(King Edward VII Memorial Fund)捐赠124800元予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设立生理学教授基金。为纪念这笔捐款,医校同年更名为“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King Edward VII Medical School)。马来亚种植人协会也捐出1629元成立“Bailey奖学金”,纪念已故的 W W Bailey。 W W Bailey纪念基金也同时获得雪兰莪的英国高原地区及低地区橡胶种植公司(Highlands and Lowlands Rubber Company)与双溪路(Sungei Way)橡胶园承诺每年800元捐款。生理学教授基金委任坎贝尔医生(Dr J.A. Campbell) 为首任教授,任期由1913年至1921年。 |
1916 | 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颁发的内外科医学执照获得英国医学教育总会正式认可。同年,马来联邦政府斥资兴建马来联邦宿舍,供72名男生寄宿。 |
1920 | 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医校再更名为“爱德华七世医学院”(King Edward VII College of Medicine),学术地位升格为大学,提供医学专业培训,也增聘了解剖学、医学、助产及妇科、临床外科及外科教授。 |
1925 | 爱德华七世医学院获洛克菲勒基金会(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35万元捐款,增聘细菌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学教授。 |
1926 | 医学院新大楼在欧南路落成,由总督基理玛爵士(Sir Lawrence Guillemard)主持开幕。 |
1929 | 医学院牙科系招收首批学生,并于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开设公共诊所。 |
1934 | 医学院获国际联盟(The League of Nations)认可,获选为疟疾学国际课程学习中心。 |
1942 | 二战日军占领时期,爱德华七世医学院由日本政府接管,成了日军总部,也是日军血清研究单位所在地。 |
1945 | 日军投降,英军重返新加坡,医科学生呼吁英国政府复办医学院。 |
1946 | 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在二战结束后重新开放,所颁予的牙科外科学位获英国医学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Council)认可。 |
1948 |
年份 | 历史事件 |
---|---|
1918 | 莱佛士开埠一百周年纪念,以海峡殖民地辅政司佐治.玛史威公爵(Sir George Maxwell)为首的百年纪念委员会成立,成员包括本地社区领袖。委员会建议兴办一所以新加坡创立者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命名的学院,以示纪念,也充作未来大学的起步。 |
1919 | 由英国殖民政府提学司H W Firmstone率领的工作委员会提呈报告书,建议创建一所高等教育学府,名为“莱佛士学院”。 |
1922 | 创建莱佛士学院的法令正式通过,英国殖民政府举办全帝国建筑设计比赛,广邀建筑师为新学院提呈设计。 |
1928 | 莱佛士学院招收首批43名学生。 |
1929 | |
1934 | 英国殖民地政府实施新政策,海峡殖民地民事服务部门每年录取两位莱佛士学院杰出毕业生担任行政职务。 |
1938 | 莱佛士学院开办为期一年的教育研究生课程,让被选中的教育系毕业生有机会继续深造。 |
1940 | 莱佛士学院聘请首位本地讲师林溪茂(Lim Tay Boh)。 |
1941 | 二战爆发,莱佛士学院被殖民政府医疗服务处征收,充当疗养院以及医疗辅助服务急救站。 |
1946 |
年份 | 历史事件 |
---|---|
1940 | 在英国驻东南亚最高专员麦唐纳 (Malcolm MacDonald)的倡议下,英国政府通过了《殖民地发展与福利法案》(Colonial Development and Welfare Bill),支持各殖民地加速推展发展项目。伯明翰大学校长Raymond Priestly 博士受邀到马来亚视察,建议在这里兴办一所大学。 |
1946 | 爱德华七世医学院首届毕业生陈树楠医生及医学院校友会呼吁英国军事管制政府尽速建立一所大学。 |
1947 | 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卡尔桑德斯爵士(Sir Alexander Carr-Saunders)领导的委员会,着手研究在新加坡兴办大学的可行性。 |
1948 | 《卡尔桑德斯委员会报告书》(Carr-Saunders Commission Report)发表,建议创办可颁授学士学位的全方位综合大学。 |
1949 | 马来亚大学成立,由英国驻东南亚最高专员麦唐纳出任名誉校长,爱德华七世医学院院长乔治艾伦(G V Allen)博士担任校长。马来亚大学理事陈振传出资制作大学权杖,由英国银器珠宝商Mappin和Webb先生设计。 |
1953 | 图书馆新大楼竣工落成。马来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殖民地政府成立联合委员会,检讨马大医科教育的未来发展。 |
1954 | 设于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获得英国纹章院(College of Arms)颁授纹章。就马来亚大学未来发展进行检讨的联合委员会提呈建议,主张放弃迁址柔佛新山的计划,在新加坡与吉隆坡分别选定适当建校地点,并在吉隆坡开设农业系、工程系,以及建立文学院。医科教育检讨委员会提议进一步扩充医学院。马来亚大学协会(University of Malaya Society)成立,以更好地代表和推动马大毕业生权益。 |
1957 | 伯明翰大学校长R S Aitken受委领导一支五人咨询委员会,对马来亚大学的组织结构、行政、财务与扩展进行全面检讨。马来亚大学在吉隆坡开课,筹备在马来亚联邦成立马来亚大学吉隆坡分校。 |
1959 | 马来亚大学新章程生效,马来亚大学更名为“新加坡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 in Singapore)。印度学系、马来研究系、地理系及工程系迁至马来亚大学吉隆坡分校。 |
1961 |
年份 | 历史事件 |
---|---|
1953 | |
1955 | 南洋大学成立,简称南大。 |
1980 | 南大理事会发表声明,决定接受李光耀总理的建议,把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政府所建议成立的理工学院将设在南洋大学原校址,称为“南洋理工学院”,从1982年开始招收学生。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
[13]
|
年份 | 历史事件 |
---|---|
1962 | 马来亚大学两所分校分道扬镳,成为各自独立的两所大学。新加坡分校更名为新加坡大学,由拿督李光前出任新大首任名誉校长,首任校长是斯里尼瓦森医生。 |
1963 | 新加坡政府与新大联合设立七人委员会,探讨在新大开设科技学院或应用科学学院的可行性。新大东南亚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in Social Science)在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的协作下,第一次主办国际大型研讨会,主题是“亚洲领导与权威”( Leadership and Authority in Asia)国际研讨会,由李光耀总理主持开幕。 |
1964 | 新大与新加坡理工学院接受科伦坡计划专家建议,把新加坡理工学院发展为先进科技学府,设有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建筑学院,结业时颁发新大学士学位。 |
1966 | 新大宣布将做特别安排,为新加坡理工学院建筑、会计、工程学士课程毕业生颁发新大学位。校外进修计划正式升格为校外进修部门 |
1967 | 新大录取第一批以马来文考获高等中学毕业证书(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的马来学生。为响应平等对待四大语文源流的教育方针,新大扩大汉语与汉学研究系以及马来社会文化研究系,并重新推出印度研究课程。以糖王黄仲涵(Oei Tiong Ham)之名命名的“黄仲涵堂”扩建后改名为“黄仲涵楼”。 |
1968 | 世界卫生组织选择新加坡作为其亚洲区域免疫学培训与研究中心,中心设在新大医学院内。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专家向新大呈交一份1亿5000万元的重组计划书,列出新大为因应新加坡迈入1970年代的经济需求所须采取的重组措施,包括搬迁校园、开设工程学院、把新加坡理工学院所有的学士课程转至新大。医学研究生院改为独立机构,不再隶属于医学院。 |
1969 | 新大授予新加坡总统兼新大校长尤索夫伊萨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Doctor of Letters)。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老挝、越南这八个亚洲国家联合成立区域高等教育与发展研究所(Regional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所址设于新大。 |
1970 | 新大副校长 Reginald Quahe 为临床医学系的肾病部门主持启用仪式,这个新部门收治肾脏病人,是新加坡抗肾病的斗争中取得的一大突破。 |
1971 | 原为每年五月开课的新学年,改至七月开课,一学年分三学期改为两个学期,这是为了让所有大一生可以完成部分的国民服役。 |
1972 | |
1973 | 新大与南大设立联合招生委员会,以协调两所大学的招生事务,促进双边联系。 |
1975 | 新加坡国会通过新加坡大学修正案。 |
1976 | 建筑与建筑学学院从淑女山校园迁至肯特岗新校园,这是首期工程中第一个落户新校园的学院。 |
1978 | 新大的武吉知马校园成为南大与新大的联合校园,以协助南大转型为以英文源流大学。 |
1980 | 新加坡政府颁布新加坡国立大学法令,批准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庆炎博士受委为国大首任校长。
[14]
|
年份 | 历史事件 |
---|---|
1980 | 新加坡政府宣布《新加坡国立大学法令》,让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合并,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简称国大)。时任教育部长的陈庆炎博士受委为国大首任校长。肯特岗宿舍及莱佛士宿舍启用。 |
1981 |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合作,创建了系统科学院(Institute of Systems Science)。 |
1982 | 新加坡国立大学融合了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两所大学校徽的特点,设计并启用全新盾徽。 |
1988 | 妇产科学系利用“显微精子转移受精” (Micro-Insemination Sperm Transfer)技术,完成了全球首个显微注射受孕成功案例。这项技术可协助精子数量极少的男士解决不育问题。 |
1989 | 新加坡国立大学同设立于新加坡科学园的两台超级电脑之一联系起来。 |
1991 | 国大光纤网络NUSNET于4月11日正式启用。NUSNET采用了亚太地区覆盖范围最广的先进校园网络,通过互联网与世界约3000所教育研究机构连线。 |
1992 | 采用一种影音双向通讯网络科技,国大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行了一堂远程授课,创本区域大专院校之先例。 |
1994 | 系统科学院获选为日本“真实世界计算”(Real World Computing)组织的合作伙伴。 |
1996 | 国大推出“才能发展计划”(“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me”) |
1997 | 国大举行首届教职员颁奖典礼,颁发三大类别奖项,包括:“卓越教学奖”、“杰出研究员奖”及“员工成就奖”,分别对教学、科研、服务三方面表现优越的教职员给予表彰。 |
1998 | “预科试点计划”(Pilot Preparation Programme)推出,协助国大生做好准备,到非英语系欧洲国家交流实习。国大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合作建立影像处理与应用联合实验室(Image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Laboratory)。这所实验室属双方研发协作计划下开展的项目,设于国大,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医学应用中视频数据及3D影像的索引与检索。 |
1999 | 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学术联盟(Singapore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lliance)首届全时间研究生课程与研究计划同在7月推出,提供的学位包括先进材料理学硕士、工程系统高性能计算理学硕士、工程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
2001 | 国大博学计划推出。这项计划分别从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设计与环境学院、工程学院和理学院等各大学院遴选最杰出的资优生,为他们提供一个可激发求知欲并最大限度发挥潜能的环境,让他们集中学习。 |
2002 | 国大宣布新愿景新使命:国大将秉承“发展知识、鼓励创新,教育学生、培育英才,服务国家、回报社会”这一使命,实现“跻身全球知识企业之列,使教育、研究、创业,协同发展”这一愿景;以期在一个知识推进、飞速创新的全球经济体,更好地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 |
2004 | 国大在智利举行的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常年校长大会上,获推选连任主席,在新的两年任期内继续领导这个由36所顶尖研究型大学组成的联盟。 |
2005 | 国大同亚、澳、欧、美四大洲的9所顶尖研究型大学签署协议,成立研究型大学国际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IARU)。 |
2005 | 国大主办了第9届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校长级年会。 |
2006 | |
2008 | 大学城(University Town)奠基仪式在原沃伦高尔夫球场举行,由李显龙总理亲临主持。国大与欧洲宇航防务与航天集团(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and Space Company – EADS)签署科研承包框架协议(Contract Research Framework Agreement)。 |
2009 | 国大校长陈祝全教授宣示国大的新愿景、新使命:国大将秉持着“立足亚洲、放眼世界、影响未来的世界级顶尖大学”之愿景,立志成为一所受认可为足以影响亚洲未来走势的权威学府。 |
2010 | 国大在中国开设第一所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 |
2012 | 国大和淡马锡基金会联合推出"淡马锡基金会—国大大学领袖计划"(TF-NUS Programme for Leadership in University Management )。 |
2018 | 国大和日本名古屋大学缔结全校级学术交流协议。
[15]
|
2020 | 新加坡国立大学成为国际大学气候联盟一员。
[16]
|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6所学院,包括一所音乐学院,开办60个本科专业;另有七所海外学院,分布于中国上海及北京、以色列、印度、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硅谷及生物谷等全球多个主要创业中心。
[17]
教学系部 | 专业名称 |
---|---|
文学暨社会科学院 | 汉语 |
汉学研究 | |
传播及新媒体 | |
经济 | |
英语 | |
英文文学 | |
欧洲研究 | |
地理 | |
历史 | |
日本研究 | |
马来社会文化研究 | |
哲学 | |
政治学 | |
心理学 | |
社会工作学 | |
社会学 | |
南亚研究 | |
东南亚研究 | |
戏剧研究 | |
国大商学院 | 商业管理 |
商业管理(会计) | |
计算机学院 | 传播及新媒体 |
计算生物学 | |
计算机工程 | |
计算机科学 | |
电子商务 | |
资讯系统 | |
牙科学院 | 牙科学 |
设计与环境学院 | 建筑 |
工业设计 | |
项目与设施管理 | |
房地产 | |
工程(学习一年后分专业) | |
生物工程 | |
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 | |
土木工程 | |
计算机工程 | |
电机工程 | |
工程与技术管理 | |
工程科学 | |
环境工程 | |
工业与系统工程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机械工程 | |
法学院 | 法律 |
杨潞龄医学院 | 医学 |
护理学 | |
表演(管弦乐器 / 钢琴) | |
创作 | |
应用化学 | |
应用数学 | |
化学 | |
计算生物学 | |
食品科学与技术 | |
生命科学 | |
数学 | |
药剂学 | |
物理 | |
定量金融 | |
统计学 | |
国大博学计划 | - |
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 | - |
- | |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
[19]
| - |
杜克-国大医学院 | - |
国大持续教育与终身教育学院 | - |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教学人员2374人,研究人员3176人,行政与专业人员2668人,其他员工2364人。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学人员2600人,研究人员4100人,行政与专业人员3700人,其他员工1900人
[21]
姓名 | 备注 |
---|---|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陈振传百年纪念教授 | |
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 | |
洪明辉 | 美国光学学会院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院士 |
沈佐伟 | 新加坡科学院院士、陈振传百年纪念教授 |
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 |
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院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院士 | |
赵修松 | 新加坡国立大学纳米科技中心纳米光子技术首席科学家、国际介孔材料协会秘书长 |
备注:以上仅为部分师资 |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3个国大教学中心(教学与学习发展中心、英文交流教学中心、系统科学院 )。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学语言是英文,并采用英美式的通才教育,学生第一年被分到各个所属学院接收公共课基础教育,第二年以后才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划分专业;采用了学分制和投标选课制,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选课搭配的指导;采用了英式的5分制和荣誉学位制,根据学生的综合累积分(CAP)授予不同等级的本科学位。除了工科,医科等少数专业外,本科阶段学制一般为三年,成绩优秀的可以加读一年以获得荣誉学位,本科学位分为一等荣誉,二等甲级荣誉,二等乙级荣誉,三等荣誉,及格等,学校鼓励学生在本科三年级参加实习或交换生计划,为与以后就业或深造打下基础。研究生和博士生通常有两个导师,一个在所属院系,一个在相关的研究所甚至私人企业。除了学习和科研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例如,社团、义工、兴趣小组等。在新加坡,优秀的荣誉学位通常与更高的就业起薪挂钩,课外活动积分(CCA Point)的高低,和课业表现同为雇主招聘时的参考标准。
[17]
排名机构 / 排名标题年份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8]
| 75 | 80 | 67 | 85 | 91 | 83 |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6]
| 25 | ||||||
QS世界大学排名
[4]
| |||||||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
[7]
| 29 | 32 | 34 | ||||
(表格内容年份为排名标题年份,非排名实际发布时间)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各排名官网)
- 2018年11月,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18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位居世界第10。
- 2019年11月27日,2020QS亚洲大学排名发布,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亚洲第一位。 [28]
- 2019年,据Wealth-X发布的报告,亚太地区拥有最富有校友的10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第一。 [29]
- 2020年6月3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2020年亚洲大学排名,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第三。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4个研究生院(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国大综合科学及工程研究生院、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院、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此外工程、政治经济、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为该校的优势学科领域。
[17]
学科名称 | 参评年份 | 世界排名 |
---|---|---|
哲学 | 2014年 | 101 |
现代语言 | 2014年 | 10 |
语言学 | 2014年 | 16 |
英语语言与文学 | 2014年 | 17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 | 2014年 | 9 |
化学工程 | 2014年 | 5 |
土木与结构工程 | 2014年 | 7 |
电子与电子工程 | 2014年 | 6 |
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 | 2014年 | 6 |
医学 | 2014年 | 21 |
生物科学 | 2014年 | 17 |
心理学 | 2014年 | 25 |
药学与药理学 | 2014年 | 12 |
物理与天文学 | 2014年 | 42 |
数学 | 2014年 | 13 |
环境科学 | 2014年 | 14 |
化学 | 2014年 | 12 |
材料科学 | 2014年 | 6 |
地理 | 2014年 | 9 |
统计与运筹学 | 2014年 | 7 |
社会学 | 2014年 | 17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 | 2014年 | 9 |
法律 | 2014年 | 19 |
经济和计量经济学 | 2014年 | 16 |
会计与金融 | 2014年 | 12 |
传媒与媒体研究 | 2014年 | 9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QS世界大学排名官网)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3所卓越研究中心(RCEs)及26所大学研究机构与中心,此外学校也是新加坡第五所卓越研究中心的合作伙伴(专注于量子技术、癌症和生物力学),并与16所国家级研究机构与中心紧密联系。
[21]
卓越研究中心(RCEs)(3所):
Cancer Science Institute of Singapore | 新加坡癌症科学研究所 |
Centre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 | 量子技术中心 |
Mechanobiology Research Centre of Excellence | 卓越机械生物学研究中心 |
其他大学研究机构(中心)(26所):
Asia Research Institute | 亚洲研究院 |
Centre for Advanced 2D Materials | 先进2D材料中心 |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Law | 国际法中心 |
Centre for Maritime Studies | 海洋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Healthcare Innovation and Medical Engineering | 医疗创新与医学工程中心 |
Centre for Remote Imaging, Sensing and Processing | 遥感成像与处理中心 |
East Asian Institute | 东亚研究院 |
Energy Studies Institute | 能源研究院 |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 | 数学科学研究院 |
Institute of Real Estate Studies | 不动产研究院 |
Institute of South Asian Studies | 南亚研究院 |
Interactive & Digital Media Institute | 交互与数字媒体研究院 |
Life Sciences Institute | 生命科学研究院 |
Middle East Institute | 中东研究院 |
NU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 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研究院 |
NUS Global Asia Institute | 新加坡国立大学全球亚洲研究院 |
NUS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 新加坡国立大学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倡议 |
NUS (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 | 新加坡国立苏州研究院 |
Risk Management Institute | 风险管理研究院 |
Singapore Institute for Neurotechnology | 新加坡神经技术研究院 |
Singapore Nuclear Research and Safety Initiative | 新加坡核研究与安全倡议 |
Singapore Synchrotron Light Source | 新加坡同步辐射光源 |
Solar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gapore | 新加坡太阳能研究院 |
Temasek Laboratories | 淡马锡实验室 |
The Logistics Institute - Asia Pacific | 亚太物流研究院 |
Tropical Marine Science Institute | 热带海洋科学研究所 |
- 科研概况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国大研究实力备受公认;其中2013年,学校有研究活跃的科研人员2400余人,接近8000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外部获得研究经费超过5.89亿美元,申报的国家项目超过2200项,共获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51519项,其中341项发明在国际期刊上被公开。
[21]
- 影响因子
根据2014年3月《自然》发布的年度自然出版指数(全球机构排名)报告,新加坡国立大学2013年《自然》杂志高质量论文的贡献指数位列第46名,CC3指数为17.61,Articles4指数为62。
[30]
- 特异性T细胞
-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底,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系统由6个图书馆组成,即中心图书馆(馆藏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建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图书)、汉语图书馆(位于中心图书馆)、理科图书馆、医学图书馆和洪水森纪念图书馆(Hon Sui Sen Memorial Library)。全校馆藏图书(含报刊装订本)166万册,期刊16570种,微缩胶卷33532个,显微照相卡片183032张,视听教材7468份。
[32]
- 展示馆所
职务 | 姓名 |
---|---|
校长 | |
高级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 | 何德华 |
常务副校长 | 陈祖翰、梅彦昌、约翰·威尔顿 |
高级副教务长 | 陈清贤 |
高级副校长 | 黄聿立、杨国柔 |
首席信息技术官 | 贺子文 |
时期 | 在任时间 | 姓名 |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2018年至今 | |
2008年至2018年 | ||
2000年至2008年 | ||
1981年至2000年 | ||
1980年至1981年 | ||
新加坡大学 | 1975年至1980年 | 关世强 |
1968年至1975年 | ||
1963年至1967年 | 林溪茂 | |
1962年至1963年 | 斯里尼瓦森 (Baratham Ramaswamy Sreenivasan) | |
马来亚大学(新加坡分校) | 1961年至1962年 | |
1960年至1961 年 | 奥本海姆 (Alexander Oppenheim) | |
1959年至1960年 | 桑德山姆 (Arthur Anantharaj Sandosham) | |
马来亚大学 | 1957年至1962年 | |
1952年至1956年 | 薛尼肯因 (Sydney Caine) | |
1949年至1952年 | 乔治艾伦 (George V Allen) | |
莱佛士学院 | 1948年至1949年 | 乔治艾伦 |
1946年至1948年 | 戴尔 (W E Dyer) | |
1938年至1941年 | 麦克欧文 (George McOwan) | |
1937年至1938年 | 吉尔 (Alexander Keir) | |
1935年至1937年 | 莫顿 (Federick Joseph Morten) | |
1932年至1934年 | 沃森 (James Watson) | |
1928年至1931年 | 温斯德特 (Richard O Winstedt) | |
爱德华七世医学院 | 1947年至1949年 | 法利斯 (Desmond William George Faris) |
1929年至1947年 | 乔治艾伦 | |
1918年至1929年 | 麦卡利斯特 (George Hugh K MacAlister) | |
1909年至1918年 | 基思 (Robert Donald Keith) | |
1905年至1909年 | 弗瑞尔 (Gerald Dudley Freer) |
时期 | 在任时间 | 姓名 |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2017年迄今 | 哈莉玛 (Halimah Yacob) |
2011年至2017年 | ||
1999年至2011年 | ||
1993年至1999年 | ||
1985年至1993年 | ||
1981年至1985年 | 蒂凡那(C V Devan Nair) | |
新加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 1971年至1981年 | 薛尔思(Benjamin Henry Sheares) |
1965年至1970年 | 尤索夫伊萨(Yusof Bin Ishak) | |
1962年至1965年 | ||
马来亚大学 | 1949年至1961年 | 麦唐纳(Malcolm John MacDonald) |
- 学校校标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标志是由现代化的盾徽和校名的全称与简称组合合成。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标志是由open book, three rings, the lion等元素组合合成。这些元素被选择的原因如下:
元素 | 定义 |
---|---|
Open Book | 作为新加坡面向世界的知识窗口,可追溯到马来亚大学的巅峰时期。 |
Three Rings | 象征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三个焦点----创建、应用和知识的传授,以及寓指全球大学的三个特点-----创造力,创新和创业精神,同时也表现出Ring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大支柱。 |
Lion | 雄狮举起爪子寓意国大人勇于开拓创新,对外来充满无限向往;尾巴高高举起象征正直的品质和理想主义。 |
- 百年校庆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60多个学生组织,以及隶属于国大艺术中心,由本科生与校友组成的23个文化艺术团体,横跨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及电影制作多个领域。在体育方面,国大全年为学生举办70多项体育竞赛及消闲活动,同时也担负起推广体育精神的社会使命,通过各种方式在学校、大专学府、海内外舞台等不同层面的体育赛场上发扬国大精神。此外国大与其他24所全球顶尖大学共同在 “可持续性环保校园宪章” 作出承诺,领头制定校园节能总计划,实施节约水电、加强废弃物管理等多项 “绿色大学” 计划,教研团队及学生也都坚守国大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其中,国大学生会带头举办了多项绿色活动,如 “国大绿色嘉年华” 、 “地球一小时” 等,宣扬环境可持续信息。
[33]
吴作栋,第二任新加坡总理。
何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夫人,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最大的企业—淡马锡控股的首席执行官。
陈庆炎,新加坡总统。
塞拉潘·纳丹,新加坡的第六位总统,也是第二位民选总统。
本杰明·亨利·薛尔思,新加坡第二任总统,新加坡的“妇产科学之父”。
马哈蒂尔,马来西亚第四任总理。
阿卜杜勒·拉扎克,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有“发展之父”之称。
佘雪玲,新加坡政治人物,2011年大选参选政党中年纪最轻的候选人。
何明华,共青团福建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书记。
蔡南海,新加坡植物分子生物学家,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终身教授。
杜进才,新加坡国父之一,前副总理、政治元老。
倪亦靖,新加坡华人教授,国际机械工程和制造业领域著名专家,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
黄永宏,现任新加坡国防部长。
尚穆根·贾古玛,前新加坡外交部长。
黄根成,新加坡前副总理。
周俊成,新加坡航空行政总裁。
(以上为部分知名校友)
- 参考资料
-
- 1 NUS-简介 .NUS
- 2 成立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 .新浪[引用日期2020-06-3]
- 3 科技开发部参加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第十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 .北京大学[引用日期2021-01-24]
- 4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 Rankings, Fees & Courses Details .QS Top Universities[引用日期2020-07-30]
- 5 QS University Rankings for Asian 2021 .QSChina[引用日期2021-01-24]
- 6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引用日期2020-07-30]
- 7 Global Universities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U.S. News & World Report[引用日期2020-10-22]
- 8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ShanghaiRanking[引用日期2021-09-02]
- 9 安南明年初出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第一位李嘉诚教授席教授 .李嘉诚基金会[引用日期2021-01-25]
- 10 爱德华七世医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9]
- 11 莱佛士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9]
- 12 马来亚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9]
- 13 南洋大学简史 .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引用日期2020-06-11]
- 14 新加坡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9]
- 15 総长海外出张报告 .名古屋大学[引用日期2019-05-1]
- 16 南大等高校发起成立国际大学气候联盟 .南京大学新闻网[引用日期2020-04-4]
- 17 各大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8-02-28]
- 18 About the NUS Saw Swee Hock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SHSPH) .NUS Saw Swee Hock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引用日期2018-02-28]
- 19 VISION & MISSION .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LKYSPP)[引用日期2018-02-28]
- 20 Education .NUS-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引用日期2018-02-28]
- 21 国大简介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9]
- 22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名:牛津蝉联第一 .新浪网 [引用日期2019-09-12]
- 23 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 .QSChina[引用日期2020-06-11]
- 24 Three University Missions Moscow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 2020 .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官网[引用日期2020-09-28]
- 25 排行-2019 .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官网[引用日期2020-09-26]
- 26 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大学三项使命”项目:2018年最终排名结果 .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官网[引用日期2020-09-26]
- 27 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大学三项使命”项目:最終結果 .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官网[引用日期2020-09-26]
- 28 QS发布2020亚洲大学排名 北大第5清华复旦排名下降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9-11-27]
- 29 Finews Asia - Which APAC Universities Create the Most Ultra Wealthy? - Wealth-X .Wealth-X[引用日期2021-02-05]
- 30 2013年自然出版指数 .自然[引用日期2015-04-9]
- 31 新加坡研究发现未感染者体内存在新冠特异性T细胞 .新华网[引用日期2020-07-17]
- 32 馆藏资源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5-04-9]
- 33 校园生活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9]
- 34 高管人员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9]
- 35 历任校长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9]
- 36 历任名誉校长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9]
- 37 标识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9]
- 38 国大创校百年庆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11]
- 39 百年校庆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15-04-11]
- 40 Global University Leaders Forum (GULF) Members .世界经济论坛[引用日期2021-05-06]
- 41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QSChina[引用日期2021-06-09]
- 42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引用日期2021-09-02]
- 43 2021 tables: Institutions | 2021 tables | Institutions | Nature Index .Nature Index[[引用日期2021-09-28]
- 44 工程学院-师资-Novoselov Konstantin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引用日期2022-01-22]
- 45 工程学院-师资-Massimo Alioto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引用日期2022-01-22]
- 46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引用日期2022-01-25]
- 47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引用日期2022-02-20]
- 48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引用日期2022-02-20]
- 49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引用日期2022-02-20]
- 50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引用日期2022-02-20]
- 51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7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引用日期2022-02-20]
- 52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6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引用日期2022-02-20]
- 53 QS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16 Released .easyuni[引用日期2022-02-20]
- 54 QS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IIT-Bombay among top 50, IISc slides .The Indian Express[引用日期2022-02-20]
- 55 2019年USNews-GLOBAL世界大学综合排名 .IDP[引用日期2022-02-20]
- 56 2018年USNews-GLOBAL世界大学综合排名 .IDP[引用日期2022-02-20]
- 57 2017年USNews-GLOBAL世界大学综合排名 .IDP[引用日期2022-02-20]
- 58 2016年USNews全球大学排名 .毕达教育[引用日期2022-02-20]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