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2023年第8期内容
一座开发强度达49%的特大城市,如何破解产业空间瓶颈?深圳给出的答案是“向天借地”。从2023年开始,连续5年,深圳预计每年建设2000万平方米高质量、低成本、定制化的厂房空间,助推工业上楼,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新型制造业园区。
车搭电梯,上楼送货
3月底,在深圳市产业大区坪山,全国首个百米装配式“摩天工厂”——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期项目竣工,比亚迪、新宙邦等一批新能源企业签约入驻产业园。
“我们设计的最大层高达10米,可满足生产多样化的产业空间需求。”项目总工程师范林飞介绍,“每栋厂房都设置超大汽车货梯,其中首三层荷载2.5吨/平方米,方便大型货车开上三楼装卸,其他楼层荷载650千克/平方米,普通小汽车可坐电梯上楼。”
坪山区发改局局长黄堃说,除了大力整备连片产业用地,坪山区每年推出不低于20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工业上楼项目,为创新型、制造型企业提供优质的空间保障,这将对坪山区乃至深圳市稳工业、稳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2023年是深圳实施“工业上楼”计划的第一年,一大批特色工业上楼项目面向深圳企业开放。宝安新桥东先进制造业园区,是深圳首个平方公里级的城市更新项目;南山红花岭基地“折叠空间+多维产城”富有现代科技感……截至目前,深圳共有72个工业上楼项目,用地面积854.8万平方米,厂房面积2306.5万平方米,工业上楼优质厂房租金平均每月35元/平方米。
引领高标准厂房“深圳标准”
深圳特区建工产业发展公司是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的建设运营方。目前,园区完成企业遴选并初步拟定入围企业名单,正同步开展企业购房谈判,18家企业已完成首轮签约。
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是深圳市“优质产业空间供给+二三产混合用地”双试点项目,也是深圳首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专业园区项目。园区按照“定制化+预招商”方式建设大平层、高层高、重荷载、宽柱距产业空间,以“总成本+微利”方式将产业用房提供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及拟上市企业。
在这里,辗转多个工业园区的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终于找到了“家”。“这里价格合理,其高使用率也留足了未来生产升级所需的空间。”公司总经理周建华说。
深圳特区建工产业发展公司董事长缪静静说,在实施标准上, 深圳特区建工产业发展公司在深圳市工信局的牵头指导下,探索深圳工业上楼发展实施路径,引领高标准厂房“深圳标准”。
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所长王艳梅认为,在工业上楼过程中,国资国企要发挥推进器作用,服务园区企业共生发展,强化对技术研发、投融资、营销推广等方面的资源链接。
纵向拓展空间,确保“工业立市”
深圳面积1997平方公里,约一半土地处于生态控制线内,实际可用于各类建设的增量用地接近耗尽。“工业上楼”成为深圳的必然选择。
“工业上楼对我国大城市、超大型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说,工业上楼是推动科技再中心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让研发型制造、服务型制造为主要产业形态的制造业,更多依托知识密集的产业环节保留在都市核心区。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余锡权说,深圳坚持工业立市,下定决心破解产业空间制约难题,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突出高端先进制造,规划建设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左右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实施“工业上楼”厂房空间建设计划,全力保障工业发展空间。
半月谈记者:印朋 /?编辑:李力
责编:郭艳慧 / 校对:秦黛新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