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的结尾,即三个老人撒纸钱、王掌柜上吊和沈处长叫好,是我整个剧本最喜欢的部分。
撒纸钱:“往事一片一片的落在眼前”
常四爷 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看,(从筐中拿出些纸钱)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下点纸钱吧,哈哈,哈哈!
秦仲义 四爷,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
王利发 对!四爷,照老年间出殡的规矩,喊喊!
常四爷 (立起,喊)四角儿的跟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撒起几张纸钱)
秦仲义 王利发 一百二十吊!
生活在动荡时代的三个老人,他们经历了漫长的年月,承受了深重的苦难,晚年更是如同在泥泞中跋涉般艰难,而纸钱又是如此轻薄、软绵绵、飘飘然的东西,他们的一生,就这样在撒纸钱中葬送了。老舍就这样把对比悬殊的两者安排在同一个场景里,那种溢出文字和画面的巨大的不匹配感击中了我,久久震荡着我的心灵。
他们竭尽全力的一生,到头来也不过是几张轻飘飘的纸片而已。撒完以后,什么都没了,只剩下告别。
秦仲义 (一手拉住一个)我没的说了,再见吧!(下)
王利发 再见!
常四爷 再喝你一碗!(一饮而尽)再见!(下)
王利发 再见!
三个老人,几张纸钱,四声再见,这一幕真是把命运的残酷、时代的倾轧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老舍下笔实在太简省了,纸钱撒起来到底是什么样子,他竟一个字也不肯写。好在,“纸钱”是他格外偏爱的意象,在他多部作品中都有出现。联系其他作品中的相关描写,可以更好地理解《茶馆》的这一幕。
《四世同堂》中,老舍正面描写了撒纸钱的场面:
在护国寺街口上,棺材上了杠。一把纸钱像大白蝴蝶似的飞到空中,李四爷的尖锐清脆的声音喊出:“本家儿赏钱八十吊啊!”
《离婚》里的张大哥毕生信念坍塌的时候,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往事一片一片的落在眼前。
当时张大哥虽然人活得好好的,但心已经死了。这句虽然写的不是纸钱,却颇有“死”和“葬”的意味。而且我想,如果要用文字去描写《茶馆》那三位老人撒纸钱时的心境,世界上没有比《离婚》里的这句更合适的了。
不同的文本,同一个中国,同一颗文心。这一刻,互相感发,彼此联结。
上吊与叫好
看完老舍的剧本以后,我去看了《茶馆》的电影。影片把撒纸钱那一幕呈现得很好,素白的纸钱纷飞如蝶,背景的天空漆黑一片,极有苍凉之意。
遗憾的是,撒完纸钱,王掌柜拿了上吊用的长布,转身隐入了黑暗,然后电影就结束了,没把老舍所写的最后几段——丁宝为王掌柜求情,王掌柜的死讯混杂在沈处长一声接着一声的叫好里——给拍出来。这样的删减不仅削减了感官上的冲击力,弱化了人物形象,也损耗了老舍剧本的思想深度。
老舍的原文是这样的:
丁宝 处长,我可以请示一下吗?
沈处长 好(蒿)!
丁宝 这儿的老掌柜怪可怜的。好不好给他作一身制服,叫他看看门,招呼贵宾们上下汽车?他在这儿几十年了,谁都认识他,简直可以算是老头儿商标!
沈处长 好(蒿)!传!
小刘麻子 是!(往后跑)王掌柜!老掌柜!我爸爸的老朋友,老大爷!(入。过一会儿又跑回来)报告处长,他也不是怎么上了吊,吊死啦!
沈处长 好(蒿)!好(蒿)!
这一段的前因,是沈处长、小刘麻子等人强占裕泰茶馆,要在这里“把舞女、明娼、暗娼、吉普女郎和女招待全组织起来”,做女色生意。
1.从女招待丁宝的角度来看,这一段让她的人物弧光一下子饱满了起来。
前文一直在凸显她的率性和散漫,一副对自己和别人的死活都满不在乎的样子,这样一个人,在结尾处突然流露出的善良就显得格外动人。
在王掌柜面前,她没有对他表达过一个字的同情和安慰,在王掌柜不知道的地方,她却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抓住沈处长心情正好的时机向其“请示”,成功给王掌柜争取来了一块容身之地。
这是时代和强权的倾轧下,一个小人物对另一个小人物的共情和照看。她无法挣脱自己出卖色相的命运,但却在力所能及之处,让王掌柜的晚年少了一点凄凉。虽然,一切已经于事无补了,但那些散落一地的纸钱,一定见证了她的心意。
进一步分析,丁宝具体是怎么让沈处长同意这个提议的呢?
她一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她当然不会傻到出言指责沈处长等人强占茶馆的行为,那只会激怒对方,所以她直接讲现状,“老掌柜怪可怜的”,一个字不提谁导致了老掌柜的可怜。第二句,以“好不好”开头,柔和、低姿态的请求语气,让听这话的人觉得自己就算答应这个要求也是权力的彰显,而非权力的失落。随即给出具体方案,“给他作一身制服,叫他看看门,招呼贵宾们上下汽车”,怎么安置王掌柜,她早已想好,沈处长只要点头就行了。第三句,点出王掌柜的稀缺价值。谁来看门、招呼贵宾都可以,为什么偏偏要让他来干这个活呢?因为“谁都认识他,简直可以算是老头儿商标”,聘用他能让生意更兴隆。注意“商标”这个将人物化的冷酷词语,一个仿佛自带钱币叮当作响之声的词语,她心里当然不是这样想王掌柜的,但她深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沈处长面前,她就用沈处长、小刘麻子等人爱用的那套商业语言。
总结一下就是,全程不着痕迹地迎合对方,摆足低姿态,晓之以情动之以利,所以才能成功说服沈处长。字字句句都是小人物在底层摸爬滚打练出来的小聪明,并且还利用了身为女性的弱势地位(男人由于并不真正看得起她们,反而会很容易答应她们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要求),四两拨千斤,巧妙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过,一经分析,故事就显得更凄凉了——为了得到上位者的一个点头,为了争取那一点点的通融,底层之人要挖空心思,要把自己一辈子的生存智慧都掏出来,才有可能做到。而且我们都心知肚明,这不仅仅是故事。
2.从沈处长的角度来看,四个变了调的“好!”可以解读为他人性的扭曲和异变。
长期居于高位作威作福,接受着底下人不断的谄媚和奉承,他失去了人性。这里指的不仅是人性中善的那一面,你看,听闻王掌柜的死讯,连普通人自然而然会表露的惊讶、恶人有意的轻蔑和挖苦,他都没有了,他异化成了一个机器,只会机械地重复自己那句“好(蒿)!”,无法做出人会有的反应。
你甚至没法气恨他,因为他的叫好声实在不像是有意的,你只能感受到深深的悲凉。他已经不是恶人了,他是机器。已经不是人在作恶,而是人被恶所控制。一旦被控制,人在罪恶之路上就可以依照机械的惯性,无比顺畅地一路滑下去,他不必再主动做些什么了。
如果是二流三流的作品会怎么写呢,很可能会让沈处长对死了的王掌柜施以恶毒的嘲讽,或者让他哈哈大笑。但执笔之人可是老舍啊。他所写的这一笔实在太深太深,已经不仅仅是对人性之恶的揭露和讽刺了,而是在叩问人和非人的边界。
老舍用四个变了调的“好!”构成的淡淡嘲讽,比多少声嘶力竭、长篇累牍的批判都更加有力。此刻不由想起他在六十年代遭遇的事情,那些践踏他逼死他的非人之人、暴力机器,他早已在57年的《茶馆》剧本中用笔杆子蔑视过了。
3.从丁宝这个个体,从沈处长代表的那一类人发散开去,这个结尾真的很中国。此地自古以来就有丧事喜办的社会风气,许多沉重、严肃、痛苦的东西,就这样淹没在叫好、赞美、狂欢、哈哈大笑之中。电影《茶馆》在最后的安排是“三个老头话沧桑”、撒纸钱,王掌柜拿了上吊用的长布,转身走出了画面,影片在此结束。
这样的结尾虽然苍凉,但还不算太悲,因为王掌柜即使被逼得走投无路,他在黑暗和寂静中自行走向的死亡也依然是严肃的庄重的,保有了自己的尊严。但老舍选择了一种更戏剧也更符合中国现实的结局,让沈处长一行人来到茶馆展望他们日后赚大钱的宏图,用喧闹和叫好声撕破了王掌柜的最后一点体面。因为啊,尊严在此地是多么脆弱的东西,是不可能长久存留的。
同时,这个结尾也很老舍。上吊的王掌柜与沈处长的叫好声,喜剧与悲剧的强烈对比,这种尖锐的互不协调,是老舍式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