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全市科技力量
助推西安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市科协八大以来工作巡礼
产学研平台不断健全,科普活动有声有色,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机制显著优化……回望市科协十载奋斗征途,硕果鼓舞人心,蓝图催人奋进。
西安市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市科协紧贴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扎实履行“四服务”工作职能,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科技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推动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撑。
聚才引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2月22日,“科创中国?西安学会智创园”揭牌仪式暨秦创原(科创西安)创新合作发展高峰论坛在沣东新城成功举办。活动现场,西部首个科学家博物馆——西安科学家博物馆同期开馆,为西安“博物馆之城”再添新成员。
“涵盖科学家博物馆在内的‘科创中国?西安学会智创园’,具体承载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厅五平台’。”学会智创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厅’包括西安科学家的会客厅,西安科学家博物馆和科技成果展示厅,‘五平台’指的是线上、线下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平台,专业学会和科技创新联合体的融合平台,科技创新人才培训平台。”未来,这里将通过汇集高层次科技工作者,落地优质科技项目,开展高层次学术、技术、产品展示等交流活动,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现代科技服务,更好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市科协指导所属学会、团体和科技服务组织为全市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创新服务,通过发挥智力密集优势,搭建起多个学会与企业、农村、医院等经济发展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目前各学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项目765项,合同成交额达147.6亿元。
同时,市科协还组织专家学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加快渭北工业区产业集群发展和促进西安硬科技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围绕西安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市科协投入资金387万元,共资助决策咨询课题138项,报送《院士专家建言》31期,其中《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区生活垃圾处置》等5项建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的肯定和高度关注。
此外,市科协积极发挥作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窗口的作用,努力增进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为引进智力技术牵线搭桥。
2019年,法国吉纳有限公司和西安市葡萄研究所就起泡酒生产、户太法式葡萄酒庄建设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并顺利投产,项目资金近1200万元,成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典范。
近年来,市科协通过建立海外科技专家人才库,共邀请500余名国外境外专家入库,并组织8个代表团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访问交流,接待法国、日本、意大利、瑞典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4名专家学者(代表团)来我市访问和交流,共开展学术交流208次,达成合作意向21项。
全域科普: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创新名城”的打造,科普是基础,也是关键。八大以来,市科协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实施《西安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西安市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方案》,以开展“五大行动”和推进“五大工程”为牵引,形成了社会化全域科普的工作格局。
沙画表演、话剧、实验秀、有奖知识竞答和科学大讲堂......2021年5月,在西安临潼区,以科普为主题的各式特色活动在社区科普大学里轮番上演,台下100余名“学员”沉浸式体验了一把“有趣又好玩”的科学,不少人还纷纷上台体验练习。
如今,进入社区科普大学学习,成为了居民间相互“安利”的新风尚。从科学生活、家庭保健、心理健康、疫情防控,到食疗养生、节能环保、儿童教育、绿色交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普及让数万群众受益,社区科普大学的形式也深受百姓喜爱。
截止2022年,西安市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数量达到165所,市级讲师120余人,学员1.2万余人,社区科普大学已成为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重要科普力量和阵地。
除了发展社区科普,市科协还紧盯信息时代人民群众的科普需求,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创新科普活动载体。
近年来,市科协以“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两大品牌活动为抓手,共举办科普宣传线下活动3000余项,线上活动260余项,实用技术培训400余次,科技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等800多场次。其中,在西安举办全运会的背景下,市科协策划举办了百余场“庆百年、迎全运、话健康”系列宣讲活动,让大家在了解健康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感受和体验到了科普带来的实惠,受益群众逾百万人次。
科普活动日益丰富,科普基础设施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
为积极推进西安科技馆建设,市科协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选址事宜40余次,并多次赴其他省市科技馆考察调研,目前西安科技馆已定址国际港务区“长安云”项目南馆,计划2023年建成投用。市科协正全力支持和打造这一面向“一带一路”科技交往的重要窗口和西安对外文化交流的城市新地标。
此外,市科协加快基层“站栏员”建设,新建科普宣传栏300座、科普画廊59座,评定科普教育基地82个,推动科普中国落地应用,新建科普中国e站250个,宣传和阅读终端150个。莲湖区在全市率先实施科普中国e站标准化建设,构建起了基层信息化科普的新阵地。
平台支撑:服务科技创新人才
“航空科技进校园”、“创客进校园”、“法律知识进校园”、“创客与人工智能进校园漂流计划”......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让科技培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逐渐扩大。西安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辅以科技教育支持,为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培养了大量科技后备人才。
2018年,灞桥区科协选送的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关于调查汉中天坑群开发、保护的实践活动》获得全国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2020年,联合有关部门举办“联合国世界粮食日海报大赛”,选送的参赛作品《一粒米的X光扫描》荣获联合国大奖,成为13至15岁组别全球3件获奖作品之一。
2017年,市科协组织建成西安市青少年科学体验馆开展活动体验,举办西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8次,西安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5次,带动全市约40余万名师生参与,评选各类创新成果600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860个。同时组织500余名师生参加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邀请12名院士和专家走进校园做科普报告29场,受众近10万人次。
市科协还大力培养举荐青年科技人才,实施西安市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截止2022年,立项支持180余名青年科技人才。同时,设立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奖,2012年来,评选表彰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奖150人,大大调动和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提高西安市人才科技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充分挖掘西安高端优质人才资源优势,市科协向100余家高校、研究院、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和建站指导服务,促进院士专家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多方联动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截止2022年,全市累计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02家,入站院士106名,总计投入奖补资金2910万元,涵盖了航天、航空、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各工作站积极帮助高校、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科技创新人才成长。
为提升学会服务能力,支持学会开展学术交流,市科协资助学会学术重点交流项目235个,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服务提升行动计划项目73个,发放资金累计248万元。通过高效优质的服务,不仅为学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让科协组织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和服务力不断增强。
弘扬传承:厚植科学家精神成长沃土
用科学家精神培根铸魂时代新人是科协组织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打通科技工作者线上线下的互动沟通平台,市科协与凤凰网陕西联合打造《思想会客厅》栏目,选取当下科技类热点课题或话题,邀请科技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以新闻访谈形式,与各领域科学家展开深度对话。
“要从事科学研究,要想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或医务工作者,三个基本素质是要必须培养的,第一是要有好奇心,第二是要有质疑精神,第三要脚踏实地付诸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在接受凤凰网陕西频道《思想会客厅》专访时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的体悟。
访谈中,专家学者分享了很多在科研攀登过程中独特经历和有趣细节,不仅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公民深入了解科学“背后的故事”,更让大家在讲述中感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市科协不仅开设媒体专栏,还制作了西安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录,集中展现我市30名青年科技人才的先进事迹。
此外,市科协组织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评选西安市“十佳科技人物”,开设“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地铁专列,先后举办“科技为民 奋斗有我”和“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文艺汇演。
“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航天精神中华行”活动、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报告会......一场场精心策划的品牌活动,不仅向全社会广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突出业绩和精神风貌,更传达着新时代科学家们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让一代代后来者前赴后继、不懈奋斗,成就新时代新的伟业。
回首过去,成果丰硕;展望未来,信心满怀。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聚焦我市“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和“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目标,积极履行“四服务”职责定位,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中更加奋发有为,在实现全市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中更加奋发有为,在服务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中更加奋发有为,在深化科协系统和学会治理改革中更加奋发有为,全力推动创新氛围形成和科学技术普及,为奋力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科协力量。
版权保护声明:
西安科普是以传播科学科普知识为主的公益性公众号,均不通过采编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参与任何商业活动、获取商业利益。本公众号采编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特此鸣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