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滴普科技IPO火爆,对标美国巨头,这故事能讲通吗?

发布日期:2025-10-27 12:28    点击次数:161

这年头,资本圈子里最流行的一种病,叫“对标癌”。

什么意思?就是太平洋对岸但凡有个公司股价坐上火箭,咱们这边立马就得把显微镜、望远镜、潜望镜全架起来,满世界找一个长得像的,然后冠上一个“中国版XXX”的名头,吹捧上天。前有“中国版特斯拉”,后有“中国版星巴克”,现在轮到AI了,一个叫Palantir的家伙,神神叨叨的,名字听着像《指环王》里的水晶球,市值却比好多国家GDP都高,于是乎,“中国版Palantir”的选秀大赛,锣鼓喧天,正式开张。

你猜怎么着?最近有个叫“滴普科技”的兄弟,顶着“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的光环,一上场就搞了个大新闻。招股第一天,据说认购的钱,能把他们想募的钱埋个六百多遍。好家伙,这哪是认购,这简直是往里灌水银,市场的热情就像三伏天不开空调的地铁车厢,挤得人喘不过气。

所有人都指着他说:看,就是他了,咱们的“Palantir”!

每当这时候,我就特想找个小酒馆,点盘花生米,跟老板聊聊:“你说这帮人,是真的信了,还是单纯就想赶在敲钟前,捞一笔就跑?”

这事儿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儿。你不能说这故事是假的,因为从纸面上看,滴普和Palantir那套打法,还真有点“失散多年的亲兄弟”的味道。但你也不能说这故事全是真的,因为江湖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你穿上一样的马甲,就能成为一样的大佬。

咱们先盘盘Palantir这哥们,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很多人一听大数据、AI,脑子里就是科幻片,炫酷的界面,代码跟瀑布似的往下流。拉倒吧。说白了,Palantir干的活,更像是个有重度洁癖的仓库管理员,外加一个懂心理学的侦探。

你想想现在的公司,尤其大公司,是什么德行?数据多得像垃圾山,销售数据在Excel里,客户反馈在邮件里,生产数据在某个老掉牙的系统里,还有一堆监控视频、PDF报告,乱七八糟,互相不通。老板天天开会喊“数字化转型”、“AI赋能”,底下的人心里MMP:“大哥,咱家地基都是歪的,你非要在上面盖个卢浮宫?”

这就是痛点。你数据都是一锅粥,AI来了能干嘛?帮你在粥里游泳吗?

Palantir的看家本领,叫Foundry,干的就是这“收拾屋子”的脏活累活。它像个力大无穷的章鱼,把所有触手伸到你公司各个角落,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数据全捞出来,清洗、贴标签、分门别类,然后在一个虚拟空间里,给你搭出一个跟你真实业务一模一样的“乐高模型”。销售部是块红色的乐高,生产线是块蓝色的,物流是黄色的,它们之间怎么咬合,怎么联动,一清二楚。

这玩意儿牛就牛在,它不是个死的模型,它是活的。你现实中卖掉一瓶可乐,那个“乐高模型”里对应的库存就少一块。这叫“本体”(Ontology),听着玄乎,其实就是给你乱成一团的生意,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能被机器理解的“黑话体系”。

屋子收拾干净了,接下来就好办了。2023年,他们又搞了个AIP平台,这玩意儿就是请进屋的“智能管家”。因为数据都规整了,你现在可以跟AI说人话了:“嘿,哥们儿,帮我看看上个季度哪个产品的利润率像坐了滑梯,顺便分析下是不是跟华北地区的连续阴雨天有关系?” AI就能立马跑去那个“乐高模型”里翻箱倒柜,给你一份八九不离十的报告。

你看,从收拾数据垃圾(Foundry),到让AI干活(AIP),Palantir把企业最头疼的两个问题给串起来了。一套组合拳下来,客户——尤其是那些不差钱的政府部门和巨头公司——服服帖帖。毕竟,能把自家那摊子烂事理顺,还显得特有科技范儿,这钱花得值。

好了,现在把镜头切回国内,看看咱们这位“滴普科技”。

你把他们的招股书翻出来看,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巧合,或者说是“默契”。滴普也有两板斧:一个叫FastData,一个叫FastAGI。

你品品这名字。FastData,听着就像是Palantir那个仓库管理员的表弟,主打一个“快”,专门负责帮你家的数据“大扫除”,把什么文本、图片、表格,都处理成AI能“吃”得懂的格式。这不就是Foundry在干的事儿吗?虽然可能没那么玄乎,叫法也没那么《指环王》,但干的活,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先让数据“能用”。

然后是FastAGI。AGI,通用人工智能,这词儿多热乎。这玩意儿,对应的就是Palantir的AIP,是那个“智能管家”。数据喂进去,它就能变身成各种“AI数字员工”,帮你搞运营、搞生产、优化工作流。

一个负责把“食材”洗干净切好,一个负责下锅“烹饪”。“Data+AI”双轮驱动,这剧本,是不是一模一样?

更要命的是,连财务数据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Palantir的股价起飞,背后是AIP业务的爆炸式增长。滴普这边呢?招股书里白纸黑字写着,FastAGI这块业务,从无到有,现在已经快占到总营收的一半以上了,增速跟坐了火箭似的。

这信号太强烈了。对于那些在资本市场里嗅觉比狗还灵的投资者来说,这就是往水里扔了块带血的肉。管他是不是真的龙,先咬一口再说。超额认购600多倍,一点都不奇怪。大家赌的不是滴普现在值多少钱,而是赌它能把这个“中国版Palantir”的故事讲下去,讲圆了。

但是,故事讲得像,不代表结局就一样。

关键在哪儿呢?在于战场环境完全不同。Palantir最早是靠什么起家的?靠的是美国政府、CIA这种顶级客户。给这种单位干活,你技术牛逼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得“绝对可靠”。这种背书,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金字招牌。有了这块招牌,再去跟波音、空客、法拉利这些大公司谈生意,腰杆自然就硬。

滴普呢?它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江湖。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对“数据”这玩意儿的态度,极其复杂。一方面,老板们被各种大会、报告忽悠得心痒痒,觉得再不搞AI就要被时代淘汰了;另一方面,真要让他们把压箱底的数据掏出来给你“治理”,他又一百个不放心。这数据里有客户隐私,有商业机密,有不能见光的潜规则,交给你,万一泄露了怎么办?万一你比我还懂我的生意,以后反过来拿捏我怎么办?

这种信任的建立,比技术攻关难一百倍。Palantir那种“前沿部署工程师”模式,派个技术+业务的混合小组,常年驻扎在客户那里,跟客户穿一条裤子,才慢慢啃下这些硬骨头。滴普也得这么干,而且得面对更复杂的“人情世故”。

再者,国内这个赛道,卷得不像话。今天你出一个大模型,明天我就能开源一个,后天价格战打到骨折。客户的选择太多了,凭什么就非你不可?你那套“数据治理+AI应用”的逻辑,虽然听着很性感,但能做出多强的壁垒,让对手抄不了、学不来,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所以,你看,这事儿不能简单地用“对标”两个字来概括。滴普科技的IPO火爆,说明资本市场对这个“Data+AI”的故事极度渴求。大家苦“算力”久矣,都盼着能有个真正能下地干活、能赚钱的“淘金者”出来。滴普恰好在正确的时间点,讲了一个最动听的故事。

它确实有成为“中国版Palantir”的潜力,因为它看准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痛点,并且拿出了一套看起来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它的业绩增长曲线,也确实让人浮想联翩。

但潜力终归是潜力。从一个被热钱追捧的IPO明星,到一个真正能在产业里扎下根、建立起护城河的巨头,中间隔着九九八十一难。要趟过信任的河,要翻过竞争的山,还要时刻提防着技术路线会不会突然转向的“黑天鹅”。

这场大戏的A幕刚刚拉开,主角在聚光灯下意气风发,台下的观众疯狂鼓掌下注。但真正的好戏,都在B幕以后。当市场的喧嚣散去,当竞争对手的獠牙露出来,当客户的耐心被耗尽,主角还能不能稳稳地站在舞台中央,这才是我们真正该关心的。

至于现在嘛,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这杯酒我干了,剩下的你们补充。这事儿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呗。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