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艺迎来了自家的赛车节目
发布日期:2025-08-07 05:26 点击次数:188
谁能想到,《风驰赛车手》的冠军之夜竟然以直播形式持续了整整七个多小时!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档节目不仅在内容上焕然一新,还在最后一期玩出了更多花样。
直播中,观众不仅能看到韩东君、李治廷、黄景瑜争夺第一季赛车手的冠亚季军,还能欣赏到张靓颖、马伯骞带来的潮流电音秀,以及顶尖舞者杨凯、叶音的街舞对决。
赛车、电音、街舞三大元素同时出现在一档节目中,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潮流爱好者们纷纷感叹,《风驰赛车手》这场嘉年华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优酷通过这档节目成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不仅吸引了大量粉丝,还在“潮流赛道”上占据了领先地位。
这让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业内人士对创新充满了期待。
2025年上半年,各大平台都在原有赛道上寻求突破,有的从选手入手,有的从模式或场景上创新,但像《风驰赛车手》这样从内到外焕然一新的节目却少之又少。
它将赛车竞技这一小众内容搬上屏幕,用速度与激情点燃了年轻人的热情。
除了内容上的创新,节目在宣发和形式上也下足了功夫,真正做到了全方位的创新。
创新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优酷通过《风驰赛车手》证明,只要敢于打破常规、融会贯通,就能开辟新赛道,甚至将其提升到更高的维度。
虽然这档节目可能不是上半年热度最高的新综艺,但它的玩法无疑是最值得借鉴的。
《风驰赛车手》的成功,不仅让“潮流赛道”更加畅通,也为综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赛车作为一项小众运动,尽管有《飞驰人生》等影视作品的加持,但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
如何让观众接受这样一档新综艺,成为制作团队面临的一大挑战。
《风驰赛车手》的解决方案并不复杂:通过户外真人秀与赛车竞技的结合,让艺人嘉宾在体验速度与力量的同时,也让观众在“漂移教学”“团队作战”“沙漠越野”等环节中学习到更多实操知识。
节目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还让他们在娱乐中增长了见识。
速度带来的不仅仅是肾上腺素的飙升,还有危险与失控。
赛车手们要想完成帅气的漂移和翻越障碍物的表演,必须在力量与速度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同时磨练自己的心态。
比如在冠军之夜中,李承铉在调整好失误带来的短暂低迷后,最终在双车竞速中找回了状态,与韩东君上演了一场让解说员都激动的“强强对决”。
节目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娱乐,而是将赛车科普作为重点,让热血穿透屏幕,感染每一位观众。
它不仅满足了观众的情感需求,还平衡了内容的价值感,既吸引了爱看综艺的年轻人,也没有让热爱竞技的观众失望。
综艺创新之所以难,原因在于:一方面,孵化一档新节目充满不确定性,没人能准确预测观众的口味;另一方面,无论是挖掘新切入点还是尝试新形式,都需要打破惯性思维,用时间去换取内容的广度。
《风驰赛车手》的出现,不仅为综艺市场开拓了新的品类,也为平台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论”。
优酷通过《这!就是街舞》IP的成功,与年轻人建立了深度连接,潮流、竞技、热血成为节目的标签。
在继续打造《这!就是街舞》的同时,优酷还在潮流赛道上深挖“电音”这一垂直品类,《风驰赛车手》则是剧综联动与垂直赛道双向思考的成果。
有了街舞和电音的潮流基因打底,《风驰赛车手》让优酷在潮流赛道上拉长了长板,稳住了Z世代的留存率。
同时,借助街舞IP的运营经验,《风驰赛车手》不仅没有因为小众而“夭折”,反而像街舞一样,从小众走向大众,带动年轻人了解赛车领域,甚至推动了线下卡丁车业态的发展,为节目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
抓住“竞技+真人秀”的模式,强化“热血”的情绪点,从《这!就是街舞》到《风驰赛车手》,优酷在潮流赛道上进行了基因融合,形成了自己的“IP孵化方法论”。
在赛道的开拓中,新综艺的孵化不再成为难题,平台的“潮流生态”也随之水涨船高。
成功孵化一档新综艺后,如何让它从小众走向大众,是一个长期困扰行业的问题。
《风驰赛车手》在宣发上打破了惯性思维,用节目的热血群像映照节目外的大众群像,即便观众对赛车一窍不通,也能被吸引入局。
综艺市场向来注重“群像”,一档节目的精彩程度往往取决于其群像的塑造。
比如当下流行的“熟人局”“治愈群像”“快乐群像”等,《风驰赛车手》也不例外。
虽然赛车竞技是主要看点,但真正俘获观众的是节目中展现的“热血群像”。
竞技比赛中难免会有意外,比如黄明昊翻车后,黄景瑜第一时间冲过去检查他的状况;而在卡丁车团队作战中,黄明昊卡住黄景瑜时,黄景瑜却笑着说,这一刻竞技才真正开始。
这种群像中,女性的身影同样不可或缺。
金晨在节目中不仅展现了搞笑的一面,还让观众看到了她坚韧要强的另一面。
在“穿针引线”漂移的展示中,金晨私下练习了很多遍,但在正式考核时却因意外情况未能发挥好。
她并没有气馁,而是重回练习赛道,猛猛练习找手感,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直冲屏幕,展现了赛车场上的“风驰玫瑰”形象。
“赛车”的意义,在嘉宾从小白到车手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具象化。
优酷的综艺创新不仅停留在热血群像的打造上,还将“赛道”的含义进行了延展。
正如双冠王韩东君所说,赛车某种程度上就像人生。
赛车有赛道,每个人的人生也有自己的赛道,大家都可以凭借出色的实力和良好的心态发光发热。
因此,《风驰赛车手》在毕业季与高校车队联合宣发,也与各行各业的工种一起宣传“人生”这条赛道,既帮助节目突破圈层,也让节目在好的宣发思路面前继续巩固口碑。
车手们能够在赛道上热情奔跑,离不开许多专业和工种的支持。
在短视频平台上,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高校车队与节目组一起,向网友们科普与机械、电子科技、化学应用等专业相关的知识。
最值得一提的是,刚入学的年轻人也纷纷关注学校的车队,在影视和综艺的牵引下,询问新一轮的招新条件。
“赛车”在大众还未感知到热潮前,已经在Z世代群体中悄然流行起来。
节目在宣发过程中,不仅与Z世代深度绑定,还与大众共舞。
毕竟,要想破圈,就需要让更多不了解赛车的观众也提起兴趣。
优酷还与主流媒体一起,共创“了不起的中国赛道”事件,从医生、律师到警察,大家的“赛道”虽然各不相同,但都能有自己的热血和燃烧。
赛道不同,但其中的情感却是共通的。
优酷的这种宣发思路,从精神内核层面加深了年轻观众对赛车竞技的认可,实现了“口口相传”。
在这个过程中,人生赛道上每位观众的脸庞也得到了具象化。
破圈并不是一档节目经受市场考验的终点,对于优酷来说,它还需要在商业价值上有所增量,否则IP的生命力就会有限。
《风驰赛车手》不仅开创了赛道,延展了赛道,还在对赛道价值进行升维。
在七个多小时的直播中,节目集齐了时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模式:直播+电商。
先说直播,作为目前综艺中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它更能真实直观地反映内容,并在真人秀叙事上给出更多的新鲜感和意料之外。
我们通常在体育赛事中看到直播解说,但很少在综艺中看到这样的场景,《风驰赛车手》做到了。
直播赛事+解说的情景更能呈现艺人们比赛的结果——大家并不是来玩票的,而是能在比赛中做到一次性验收成果,让竞技更有说服力。
再说电商,作为一种消费类的直播方式,优酷利用自身生态,将电商优势与内容看点紧密结合。
在直播内容时,淘宝一边直播内容,一边将观众的“追综情绪”转化为“安利种草”,满足大家想要购买艺人同款单品的需求,为内容“镀金”。
《风驰赛车手》的直播模式不是跟风,而是与自己的特长相结合,用新尝试创造新生态,从而为综艺创造更多维度的价值。
除了广告和会员收入,每个平台都在寻找新的盈利增量,电商则是一个为数不多的蓝海入口。
不止一档节目证明,只要内容足够优质,就能在周边或同款中创造可观的GMV。
优酷在直播电商方面有着天然的生态基因,早在《这!就是街舞》IP的打造中,平台就曾尝试过直播电商的模式,通过街舞battle安利潮流单品,首秀入淘的成交额就突破1100万。
到了《风驰赛车手》的出现,优酷联合淘宝,更可以将潮流赛道的势能放大,用直播+电商的模式,再联动明星效应,将年轻人对优质内容的满足感转化为一种消费能力,也为综艺的商业价值开拓出另外一片新天地。
行业总是呼吁创新,关键在于新的内容、模式、业态会激发更多可能性。
《风驰赛车手》的存在,验证了优酷在赛道布局与商业开发策略上的正确性。
它更像是一个集合内容赛道开拓、观众与内容之间赛道连接、综艺赛道价值升维的样本,用创新驱动,让平台在一次次吃螃蟹的过程中,建立赛道认知度,然后领跑赛道。
玩对了花样,综艺才能在自己的赛道上“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