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毛振华:退休金竟比工资高,年轻人如何破局?

发布日期:2025-10-08 19:43    点击次数:134

"我的退休金比女儿工资高两倍,这正常吗?"张阿姨的疑问道出了无数中国家庭的困惑。当一位退休老人每月领取上万元养老金,而年轻人却拿着四五千元的工资时,代际财富分配的结构性问题已然浮出水面。

触目惊心的数字差距

中国人民大学毛振华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退休金与在岗工资相比较高,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数据显示,在金融、能源等行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普遍达到8000-13000元,而同期大学毕业生起薪中位数仅为6000元。某国有银行退休的张阿姨每月养老金11000元,而她的女儿作为985高校毕业生,在互联网公司月薪仅5500元。

这种"倒挂"现象背后,是三种结构性差异的叠加效应:行业差异导致金融、能源等传统垄断行业养老金普遍是制造业的2-3倍;工龄差异让工作35年以上的退休人员获得更高累计收益;地区差异则使得青岛等计划单列市的养老金基数比菏泽高出40%。

失衡的分配机制

现行养老金体系存在几个关键痛点:计发基数存在明显的地区特权,青岛与菏泽同等条件的退休人员每月差额可达497元;缴费指数被企业普遍压低,按最低基数缴费导致实际指数仅0.4-0.6;更重要的是,养老金的增长幅度连续18年超过工资涨幅,形成了特殊的"养老金通胀"。

某事业单位退休的王大爷坦言:"我从18岁干到60岁,养老金高是几十年付出换来的。"但问题在于,这种"付出"是否应该完全由当代年轻人买单?当1个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抵得上2-3个年轻人工资时,不仅加重了企业社保负担,更挤占了年轻人的消费和发展空间。

寻找代际公平的平衡点

破解这一困局需要系统性改革:逐步缩小行业差距,建立统一的养老金计发标准;完善多缴多得机制,避免"一刀切"式普涨;最重要的是建立养老金调整与工资增长的联动机制,让两个群体共享发展红利。

年轻人不必羡慕父辈的高养老金,但有权期待更公平的分配制度。当我们在讨论退休金高低时,本质上是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既能保障老年人尊严,又能给年轻人希望的社会契约。毕竟,今天的年轻人,就是明天的退休者;今天的养老金制度,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代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