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舟山清洁

发布日期:2025-10-10 16:21    点击次数:149

舟山,这座镶嵌在东海之滨的千岛之城,以碧海蓝天为底色,正用一场静默而坚定的“清洁革命”,书写着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共生的新篇章。从渔港到沙滩,从海岛到航道,清洁行动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每一寸海域,让“海上花园城市”的愿景照进现实。

渔港是舟山的生命线,也是清洁行动的主战场。过去,渔船作业产生的油污、生活垃圾和废弃渔具曾让港湾蒙尘。如今,政府推动的“渔港环境整治工程”让这里焕然一新:智能垃圾分类站覆盖每个码头,渔民通过积分兑换制度主动参与分类;专业清污船定期巡航,打捞漂浮物;就连渔船也换上了环保型油水分离器,将含油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一位老渔民感慨:“以前港里飘着塑料袋,现在海鸥都敢落脚了。”

沙滩是舟山的名片,更是生态保护的敏感区。在朱家尖、桃花岛等热门景区,志愿者团队每月开展“净滩行动”。他们手持夹子、垃圾袋,弯腰捡起游客遗留的烟头、塑料瓶,甚至深入礁石缝清理微塑料。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游客自发加入,形成“人走滩净”的文明风尚。数据显示,近三年舟山主要沙滩的垃圾量下降了65%,海龟、中华鲎等珍稀物种的踪迹重现。

海岛清洁则是一场“毛细血管”级的攻坚。舟山2085个岛屿中,许多无人岛曾因非法采砂、倾倒建筑垃圾而伤痕累累。近年来,通过“一岛一策”治理,无人机巡查、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上阵,非法行为得到遏制。同时,生态修复工程让荒岛披上绿装:在嵊泗列岛,志愿者种植的20万株海藻在潮间带扎根,既固沙又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在东极岛,废弃渔船被改造成人工礁石,成为鱼群的“新家”。

航道清洁关乎海上交通安全。舟山港域年货物吞吐量超12亿吨,船舶往来密集。为减少油污和压载水污染,当地海事部门推出“绿色航运”计划:强制大型船舶使用低硫燃油,安装岸电设施减少靠泊期间发电排放;推广“海上环卫”制度,由专业公司清理航道漂浮物。如今,舟山港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海水透明度较五年前提升30%。

清洁行动的背后,是科技与制度的双重支撑。舟山建成全国首个海洋垃圾监测预警系统,通过AI识别垃圾类型和分布;推出“蓝色碳汇”交易机制,企业可通过参与清洁项目抵扣碳排放;更将生态保护纳入干部考核,形成“党政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这种“全链条”管理,让清洁从“一阵风”变为“常态化”。

今天的舟山,清洁已不仅是环境治理,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渔民主动学习环保知识,游客自觉带走垃圾,企业争当“绿色标杆”。当夕阳洒在普陀山的海面上,波光粼粼中倒映着蓝天与白帆,这座城市用行动证明:发展可以与生态握手言和,清洁能让海洋经济走得更远。舟山的实践,正为全国沿海地区提供一份可复制的“生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