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大佬新动向!冯柳减持海康威视,资金悄然流入三大高景气赛道

发布日期:2025-11-22 09:51    点击次数:86

资本市场里,大佬的每一次调仓,都像渣男换女友,嘴上说着是性格不合,其实心里想的都是谁更年轻漂亮,谁更能带出去有面子。

尤其是冯柳这种顶级玩家,他的操作手册,翻开第一页写的不是价值投资,而是“时代变了,大人”。

最近,高毅的冯柳就上演了一出经典的“喜新厌旧”。

他那个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第一大重仓,海康威视,三季度又被减了一点。

这感觉就像谈了多年的女朋友,虽然没什么大毛病,但看着就是腻了,每次约会都忍不住刷手机看别的妹妹。

分手不需要理由,腻了,就是最大的理由。

当然,被“分手”的不止海康一个。

同仁堂、国瓷材料、太极集团、安琪酵母、中炬高新、松井股份、龙佰集团、泰坦科技,这些曾经的“前任们”排成一排,集体被踹。

你看看这名单,中药、消费、周期……全都是些四平八稳、听起来就像你爸妈会给你介绍的相亲对象,优点是稳定,缺点是除了稳定全是缺点。

在今年的A股这个大型蹦迪现场,你指望这些老干部给你来段Popping,那不是为难人嘛。

所以冯柳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一句“我们不合适”。

那么问题来了,旧人哭完了,新人笑声在哪?

冯柳的新欢名单,那叫一个紧跟时事,堪称A股热搜榜。

创新药、固态电池、机器人、化工……每一个名字都散发着荷尔蒙和人民币的混合香气,都是那种能在朋友圈里让你集满88个赞的狠角色。

说白了,大佬不是在炒股,大佬是在追星,谁是顶流就给谁打榜。

我们来一个一个品品这些“新晋嫂子”的成色。

第一个,东富龙。

这名字听着像个卖五金建材的,实际上是给制药公司“卖水”的。

搞创新药的,像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这些当红炸子鸡,都得管它叫声“哥”。

你自己研发新药,风险多大?

九死一生。

但你只要研发,就得买设备,就得建生产线。

东富龙干的就是这活,它是创新药产业链上的“军火贩子”,不管谁打赢了,只要打仗,它就赚钱。

冯柳新进了300万股,不多不少,刚好挤进前十大流通股东,像是在夜店卡座开了一瓶黑桃A,先亮个相,看看气氛。

最有意思的是这公司的K线图,从24年2月开始,在地上趴了整整625天,快两年了,姿势都没换过。

K线图躺得比我都平,这说明什么?

说明之前的多空双方已经打累了,进入了贤者时间。

冯柳这时候进去,不是劝架的,是来掀桌子的。

第二个,松井股份。

这家公司就更有意思了,业务是搞涂层材料的,听起来很朴素,但它蹭的概念比谁都花哨。

机器人、华为手机、PCB、固态电池,四条大腿,个个都粗。

前脚在减持名单里看到它的名字,后脚冯柳就反手加仓了105万股,而且是连续两个季度加仓。

这操作像什么?

就像你跟女朋友吵架,把她微信删了,结果第二天就去她公司楼下摆心形蜡烛。

这种反复横跳,说明大佬对它是又爱又恨,或者说,是对它过去的业务模式感到厌倦,但又对它新傍上的“大款”们垂涎三尺。

它的K线图也一样,同样躺平了一年八个月,像是在冬眠,就等一个响雷把它炸起来。

第三个,中伟股份。

这个就不是试探了,是直接冲进去准备当男主人的。

三元前驱体全球出货第一,客户名单亮出来能闪瞎眼:特斯拉、宁德时代、厦门钨业。

这还不算完,人家还搞固态电池,已经出货近50吨了。

这背景,放相亲市场里,就是有车有房父母双亡,哦不,是父母有退休金。

冯柳这次直接砸了2150万股进去,一步到位成了第二大流通股东。

这叫什么?

这叫All in。

这已经不是谈恋爱了,这是直接奔着结婚去的。

同样,这家公司股价也趴了一年多,横盘到让技术分析大师都开始怀疑人生。

冯柳的算盘打得很清楚:在一个没人关注的角落,等一个万众瞩目的风口。

他买的不是股票,是耐心,是市场情绪从“狗都不理”到“高攀不起”的临界点。

第四个,瑞丰新材。

这家是搞无碳纸显色剂的,听起来好像跟上面的高科技不沾边。

但妙就妙在,冯柳加仓330万股的同时,还有三家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也跟着新进加仓。

这叫什么?

这叫“国家队认证,值得信赖”。

这就好比你去吃饭,不知道哪家好吃,但看到一家店里坐满了穿制服的,那进去准没错。

虽然股价只是从25年4月开始震荡了半年,不像前面几位躺得那么尸体,但也算是在积蓄力量。

这说明,大佬在追逐性感故事的同时,也没忘了找个“贤内助”压压惊。

所以你看,冯柳的整套操作,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第一,抛弃旧情人。

那些增长逻辑变得模糊,市场不再买账的“昨日黄花”,不管过去多么辉煌,该断就断,绝不拖泥带水。

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成长性。

第二,狂追当红辣妹。

哪里有热点,哪里有故事,哪里有想象空间,他的钱就流向哪里。

固态电池、机器人、创新药,这些不是股票,是这个时代最性感的PPT。

第三,专挑“卧底”。

他不是在股价飞上天的时候去追高,而是在这些拥有性感故事的公司被市场遗忘,股价在地上反复摩擦,横盘到所有人都失去信心的时候,悄悄地进去埋伏。

他像一个顶级的猎手,买的不是现在,而是市场情绪反转的那个瞬间。

他用真金白银告诉你,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大多数人的厌倦里。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抄大佬的作业,尤其是冯柳这种风格极其飘忽的作业,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

你能看到他买了什么,但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卖。

他可以为了一次爆发潜伏两年,你可能两个月就心态崩溃了。

他的资金体量可以让他左拥右抱,你可能把全部身家押在一个上面,结果那是个渣女。

所以,看懂大佬的操作,不是为了跟风,而是为了理解这个市场的玩法。

市场永远在变,逻辑永远在迭代。

昨天还被捧上神坛的白马股,今天可能就成了牛夫人。

今天无人问津的冷板凳,明天可能就成了全村的希望。

而冯柳,就是那个永远在寻找下一个“全村希望”的人。

他的每一次换仓,都是在对市场说:别跟我谈感情,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