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袋垃圾引发的“全武行”,沪漂姐妹的噩梦与反击
发布日期:2025-11-23 00:30 点击次数:108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某些人在刷新“无耻”下限这件事上的天赋异禀。
一袋没扎紧口的厨房垃圾,就能在上海这种地方,上演一出比《鱿鱼游戏》还考验人性的全武行。
结局挺解气,也挺让人心酸的。
被打的姑娘死活不和解,租房的妹子吓得连夜跑路,押金都不要了,只想从这场噩梦里赶紧醒过来。
这事儿听着像不像电影剧本?
不好意思,这是2025年发生在上海龙吴路11弄的真人真事。
故事的开端,平平无奇。
一个叫小李的“沪漂”姑娘,为了安全感,在出租屋门口安了个摄像头。
她以为这玩意儿能防贼,结果贼没防着,倒成了邻居家垃圾的“专属观众席”。
那家子人,也不知道是图省事还是纯粹就是坏,天天把散发着馊味的垃圾精准投放在她家门口。
小李一开始是“忍者神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心态,咱们中国人都懂,老祖宗传下来的“和为贵”嘛。
可她忘了,老祖宗还说过“人善被人欺”。
你的退让,在有些人眼里,不是大度,是“你好欺负”的绿灯信号。
引爆火药桶的,是小李的表姐。
一个脾气可能比表妹爆一点的姑娘。
她来串门,被门口那摊恶心玩意儿熏得够呛,觉得这事儿不能这么算了。
于是,她去敲了门。
朋友们,划重点了。
表姐没骂街,没踹门,就是特客气地说了句:“麻烦你们别把垃圾放我们家门口了。”
就这么一句话,像是捅了马蜂窝。
一个80多岁的老大爷,以与年龄不符的敏捷“弹射”出来,上来就是一顿推搡。
推完人,还贼喊捉贼地吼:“你别推我啊!”
这波操作,碰瓷界都得尊称一声“祖师爷”。
然后,就像收到了冲锋号,屋里的人全涌了出来,一口地道的上海话,骂得那叫一个难听。
两个姑娘当时就傻眼了。
表姐还试图讲道理,提醒对方有监控。
她以为“监控”是文明社会的通行证,结果在对方眼里,那不过是刺激他们变本加厉的兴奋剂。
接下来的画面,监控没拍全,但光是小李的描述就足够让人血压飙升。
一个醉汉,一个壮汉,把表姐拖到墙角一顿暴打。
拳头、棍子、脚,什么都用上了。
这不是邻里纠纷,这是故意伤害。
这事儿最让人发毛的,不是暴力本身,而是那一家子人施暴时的那种理直气壮。
他们凭什么这么横?
说白了,就是仗着人多,仗着家里有“老弱病残”当挡箭牌。
那个80多岁的老大爷,就是他们最硬的“核武器”。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尊老”有时候会被扭曲成“纵老”,仿佛年纪大了,就有了为所欲为的豁免权。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重庆那个开保时捷的“帽子姐”,也是因为一点小摩擦,当街扇人耳光,嚣张得不行。
她们的共同点,就是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觉得规矩是给别人定的,自己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
无论是楼道还是马路,都得是她们的“主场”。
更离谱的是,警察来了,他们也没收敛。
当着警察的面还敢推人、放狠话。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没素质”了,这是在公然藐视法律。
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可能就没有“王法”这个概念,只有“谁家拳头硬”的丛林法则。
所以,当事人选择“绝不和解”,我双手赞成。
凭什么要和解?
凭什么要让受害者用自己的委屈,去给施暴者的恶行买单?
如果道歉有用,还要监狱干嘛?
小李连夜搬家,虽然亏了钱,但及时止损。
她逃离的,不仅是一群恶邻,更是一个让她感到窒息和无助的环境。
这起“垃圾门”事件,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繁华都市光鲜亮丽的袍子底下,藏着的那些虱子。
它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这个社会上混,善良是必须的,但善良不能没有牙齿。
面对恶意,一味的忍让,只会喂饱那些欺软怕硬的饿狼。
希望这件事最终能有一个公正的处理结果,让打人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也希望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不公时,能有多一点点较真的勇气。
因为,你每一次对恶的纵容,都是在为你自己生活的世界,埋下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