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主执笔人任颋,多年来一直关注营商环境相关课题。近日,任颋教授接受广州日报《理论周刊》独家专访,深入阐述了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观察和思考。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主执笔人任颋教授
补短板:对企业来说90分也是“不及格”
广州日报:关于营商环境,最近有两则利好消息。一则是世界银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排名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另一则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外发布,标志着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对这两则消息,您怎么看?
任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成绩,说明我们国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我们营商环境的改善是全方位的。因为世界银行围绕企业的生命周期设计了10个方面的评价维度。今年,我们中国有8个维度都被列入显著改善的行列,去年是7个。这就说明,我们是全方位地、持续地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所以每一年都能看到一个明显的跃升。
此外,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还充分印证了一句话: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所取得的扎实进步,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法治环境的持续改善。比如不久前通过并公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法治化轨道,制度化地去消除痛点、激活创新。这彰显了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也回应了市场主体关心的问题,能够稳定预期,提振信心,释放出新的制度红利。
广州日报:那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如何更进一步?
任颋:下一步,就是对照指标,找准差距,把营商环境改革推向更深层次。比如补短板。我们知道“木桶原理”,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根据世界银行今年的报告,我们看到除了做得特别好的之外,其实还有不少短板。比如在纳税(排名第105)、获得信贷(排名第80)和跨境贸易(排名第56)等指标上排名还相对靠后,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优化审批环节、打造全国一体化电子政务系统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广州日报: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补短板?
任颋:对企业来说,办事肯定看总体体验,看最终结果,看付出的整体成本。但政府是有条块分割的。不同环节串在一起,只要有一个拖后腿,就会影响企业的总体体验。比如有10件事,企业不会因为9件事办好了1件没办好,就表扬你,就打90分。因为对企业来讲,只要有一件事拖了后腿,造成最终事情没有办好,那就是“不及格”。这个点就是痛点,会造成特别差的体验。所以补短板很重要,各地都要补短板,要真正以需求为导向把事办好。
对标先进:不能仅盯着流程性的量化指标
广州日报:关于营商环境评测,国内也有不少相关榜单。比如您执笔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注意到,这份报告相比世界银行,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上有很大不同。
任颋:确实,营商环境涉及方方面面,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按照我的理解,世界银行的指标体系聚焦企业的完整生命周期,识别其中关键的环节给予相应的评估。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对政府“开刀”,要求政府在审批事项、流程、环节等方面尽可能地开放、透明、高效,排除人为干扰。
而我们在搭建指标体系的时候,又要考虑我们的国情。中国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又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需要做得更多——在程序性的东西之外,基础性的工作也要做。所以我们通过“要素+环境”理论框架,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希望把基础性的工作也覆盖到。比如,“要素”指的是基础环境,是硬性的投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金融资源的配置、人力资源的配置,这些可能跟企业办事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对营商环境整体的构造也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们参观广州越秀区的一个老社区,当地通过微改造大大优化了社区环境。社区更宜居了,居民很有幸福感,游客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城市的品味、文化气息、历史传承。这种基础环境,就可以为营商环境提供支撑。
广州日报:关于程序性因素,当前各地都盯着营商环境的量化指标,去精简流程、压缩时间、争分夺秒。对此,您怎么看?
任颋: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像世界银行报告这样标准化的、普遍适用的衡量标准,各地同场竞技,把它作为一个方向,作为工作的抓手。这样才能产生驱动力,发挥倒逼作用,推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
但是,不能把注意力都放在程序性因素上,片面强调效率。比如开办企业,半天或者一天,对企业来说差别有多大呢?现在为了提升营商环境排名,各地都在比,都想知道怎么做。可能有的地方还想去“破解密码”,去做攻略。应该说,有积极性总是好事,但是如果仅仅把注意力盯着流程,去玩数字,那这注意力显然就走偏了。对量化指标,积极地关注是对的,但营商环境的提升应该是在整体工作提升的基础之上自然浮现出来的,而不是只盯着指标,更不能去做数字游戏。
还有,对于指标体系的理解,政府和企业的视角不一定完全一样。比如提到用时的时候,很多部门说可以秒批,但秒批是有前置条件的——只要你把我所需要的材料全部备齐了,按照我的标准都备齐了,拿到我的窗口,给你秒批。但准备材料,可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一个市场主体怎么看这个问题?这也应该纳入对营商环境的评价里。还有,如果一个企业家出门到窗口单位办事,路上堵了两个小时,到了之后拿号、排队,最后在窗口获得了秒批。他会觉得这个秒批好吗?他会觉得堵车两个小时很值吗?不一定。所以,对于营商环境的量化指标,政府应该切换到企业的视角,真正从它们的角度去看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
抓细节:培训一线办事人员非常重要
广州日报: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曾说,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具体细节。从社区微改造到堵车、秒批,发现您特别看重细节。
任颋:人们常说,魔鬼在细节中,细节是最强的实力。很多工作其实就看细节,营商环境尤其如此。比如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去年专门讲到政府一线执法人员、办事人员、法务人员等专业素质的培训。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人员培训这种小细节?因为很重要。一个人的办事能力、责任心、服务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服务对象节省大量时间、精力,而通过培训可以最终提高效率,改善办事群众的体验。所谓培训,要系统化,激励、监督、管理都要有,也要有投诉机制,有用户满意度的评价。当然,对于投诉规则的设计要慎重,不能一有投诉就处罚——如果让工作人员害怕投诉,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这个要设计好。
广州日报:近年来,广州也一直强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强调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工作作风,等等。
任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这个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每个人都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都会影响外界对一座城市的观感。按照我的理解,“人人都是营商环境”除了指向提供服务的一方,还体现了对“人”、对服务对象的重视。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行走的广告,他在城市里的感受、体验,可以对外传播。还是以社区微改造为例,上次看到的案例改造效果特别好,但工作人员没有一上来就说成绩,而是说当时把整条路都挖开了,给居民带来不便、困扰,然后通过解释、做工作,让居民理解。他们一上来就解释这些,说明是把服务对象的感受放在心上的。
广州日报:对标先进城市,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条重要经验。您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有深入了解,又在国外留学多年。国内外先进城市中,有没有一些细节让您印象深刻,值得广州或其他城市学习?
任颋:前几年有部电影叫《疯狂动物城》,其中树懒这个形象就是讽刺美国一些公共服务机构办事慢吞吞的。办事慢,但也没有人说它营商环境不好。为什么呢?因为需要现场排队办理的事项确实很少,所以就算为了办一件事情耽误一些时间,大家一般也都能接受。相比之下,我们要去现场办理的事项还是比较多的。比如企业去办税,工作人员一去就是一天,一整天都泡在那里,搞错个什么东西还得回来。
再以填表来说,我们填个表,如果填错了一般不能涂改,要重新填,但国外很多城市就是划掉,最多就签个字,写上名字的首字母,比如任颋就写个RT。有些表格下面还会写一行字,大概就是填这张表用时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在设计表格的时候,他们要事先做一个测算,正常填这个表格要多少时间……类似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细节,都会影响我们对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体验。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