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元军工股大跌,16.8元变零头,2025重组订单翻身在即
发布日期:2025-11-21 05:18 点击次数:136
1.7元和16.8元之间,有的不是简单的数学差距,是人心的落差,是一条街头巷尾都能听到的叹息。
2022年冬天,北方的风吹过A股,股民微信群忽然安静了,1.7元的军工股在角落里躺了三个月,没人提起,连热心的大叔都说:“没救了,完蛋了。”
公司总部大楼的玻璃门反光,门口保安抽着烟,低声和同事说,前几年都说要新能源,要军工,现在什么都要,就是钱没有,业绩没有。
后来这一切都慢慢变了,订单不如预期,军民融合一地鸡毛,新能源项目烧钱烧到董事会都不敢开会——到了2024年,营收6个亿都没到,亏损3.8亿,毛利率只有12%,和同板块25%的平均水平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我有个朋友,去年还在这家公司做研发,辞职前说,公司天天谈转型,天天要新项目,结果军工和民用两个摊子都没收拾好,大家都在等,等转机,等政策,等一纸批文,有人等不下去就走了。
控股股东的层层架构里,兵工集团证券化率35%,这数字放在表上很小,和航空工业集团的60%一对比,更小了,很多优质军工资产都没进来,上市公司始终是个壳,军工业务占比连30%都不到。
可2025年又有新消息,兵装集团“分立+注入”方案拍板,中国长安集团单飞,剩下的军工资产整体注入兵工集团,国资委发话,2025年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要过50%,4500亿优质资产等着注入市场,风向变了。
行业里流传2025年军工信息化市场规模要超1600亿元,军用数据链、精确制导需求暴涨,谁能分到10%,谁就能吃饱,像新劲刚2023年拿到3.25亿订单,2025年净利润2.5亿,2026年有望突破5亿,这样的例子让人信心又多了一点。
有人开始重新关注低价军工股,1.7元的价格,PB不足1倍,行业平均3倍,跌无可跌,2023年军工板块反弹,低价军工股涨幅120%,成交量最近也有异动,底部资金蠢蠢欲动。
散户在群里说,不敢梭哈,只敢做T,机构还在观望,大家都在等信号,等公司进重组名单,等资产注入公告,等毛利率改善,等中标合同披露,等业绩预告翻红。
有意思的是,越是没人敢下手的时候,往往是行情酝酿的阶段,2025年,军工重组大潮来了,政策推着走,市场在博弈,谁也说不准,是不是又要上演一次绝境翻盘。
真正的价值,也许不在价格本身,1.7元只是一个数字,背后是公司十几年的挣扎,是市场的波动,是无数投资者的希望和失望,是一群人站在风口上,等下一阵风。
2025年会怎样,谁都不知道,重组会不会落地,订单能不能兑现,业绩会不会翻红,这些都像蒙在玻璃后的影子,看得见摸不着。
时间会给出答案,机会和风险还在路上,谁也不能提前写剧本,1.7元的军工股,是继续沉沦,还是绝地重生,一切还悬在半空。
等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