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战火再燃:中国管制出口,美国总统财长上演“变脸”,关税大棒能否奏效?
发布日期:2025-11-23 12:22 点击次数:84
这世界真奇妙,前一秒还春风满面,下一秒就杀气腾腾。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在釜山会晤后,兴高采烈地给中美关系打出“12分”高评,可他的财政部长贝森特转头就在电视上亮出了关税大刀,公然对中国进行威胁。这出双簧戏码,别说我们,连美国网友都看懵了,直呼“看不懂”。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一边是总统的点赞,一边是财长的亮刀,美国这波操作,究竟是演给谁看的?
这翻脸比翻书还快的速度,背后藏着的其实是美国难以言说的焦虑。事件的导火索,正是中国近期对部分关键稀土元素实施的出口管制。就在几周前,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包括钬、铒、铥、镱在内的多种稀土材料加强了出口管理。美国的反应堪称迅雷不及掩耳,立即宣布重启对华301调查,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怀疑中方未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承诺”,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目标直指中国的稀土。
前脚握手,后脚拔刀
美国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他们的贸易代表格里尔放出话要继续301调查,财长贝森特则把话挑得更明:“如果中国继续限制稀土出口,那美国就考虑加税。”这已经不是谈判,而是赤裸裸的讹诈。这吃相实在难看,要知道就在10月底,美国还刚尝到甜头,不仅拿到了对华商品降低10%关税的好处,还急着求中国帮忙阻止芬太尼流入。好处刚揣进兜里,转头就用关税来威胁,这种过河拆桥的戏码,他们演得是真不腻。
贝森特甚至还假惺惺地补充说“不想与中国脱钩,但必须降低风险”,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要继续从你身上赚钱,但你不能有任何反制我的能力,还得乖乖配合我”。这种典型的霸权逻辑,说白了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难怪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要指望美国的信用,它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的目标不会改变的。”历史早已证明,从朝鲜战争时的“痛了就谈,好了就打”,到如今的“一边握手一边捅刀子”,这套把戏的核心从未变过。
稀土命脉,谁说了算
美国为何如此气急败坏?因为稀土,这个被誉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资源,恰恰捏在了中国手里,也恰恰是美国自己最大的软肋。美国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们在稀土领域对中国的依赖有多严重。相关数据显示,美国超过80%的稀土需要从中国进口,而放眼全球,中国掌握着超过60%的稀...
...土产能,更关键的是,在提炼和加工这一核心环节,中国更是占据了全球90%的份额。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你我手中的手机芯片,到F-35隐形战机的涂层、导弹制导系统的核心部件,都绕不开中国提炼的高纯度稀土材料。美国本土虽然也有稀土矿,但从原矿中分离提炼出可用的高纯度单一稀土元素,是一套极其复杂且污染严重的技术活。讽刺的是,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因环保和成本问题,几乎完全放弃了本土的稀土产业。如今想“亡羊补牢”,重启产业链,却发现整个技术专利和工艺流程都被中国牢牢卡着脖子。
中科院院士严纯华曾指出,稀土之争的核心是材料科学与制备技术的竞争。美国想从零开始建一座能满足自身需求的稀土提炼厂,不仅至少要花上五到七年时间,期间还必须想办法绕过几十项中国的核心专利。等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厂建好,我们的技术早就迭代到下一阶段了,到时候他们还是得依赖我们。
这牌,我们还真有
面对美国的蛮横威胁,我们凭什么这么有底气?底气当然首先来自我们手中这张技术“王炸”。美国可以用芯片来卡我们脖子,我们同样可以用稀土来反制。现在你不供应高端芯片,那我们就不供应高端稀土材料,大家都有得选,这很公平。但我们的底牌,远不止稀土这一张。
第二张王牌,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的、我们这个庞大且充满活力的市场。美国企业嘴上跟着政客高喊“脱钩”,身体却很诚实,一边加大在华投资,一边想方设法留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利润池里。这种又爱又恨的纠结心态,恰恰给了我们巨大的战略回旋空间。第三张,也是最硬核的一张王牌,是14亿中国人凝聚起来的全民共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国家意志,而是深入人心的集体信念。
随便打开任何一个关于此事的社交媒体,评论区里的声音都惊人地一致:“边打边谈!最后还是实力说话。”“放弃幻想,坚决斗争!”这种自下而上凝聚起来的力量,比任何官方声明都更具穿透力。当一个国家的普通民众,都能如此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国家的核心优势,并坚定地支持国家的应对策略时,这种力量是任何外部压力都无法撼动的。这已经不是一场精英之间的“上兵伐谋”,而是一场“上下同欲”的集体奔赴。
结语
说到底,美国这场“红脸白脸”的表演,恰恰是其内心虚弱和霸权衰落的体现。当一个世界头号强国需要靠这种出尔反尔、耍赖撒泼的手段来达成目的时,说明它已经失去了堂堂正正进行博弈的勇气和自信。他们想用昨天的旧船票,登上今天的新客船,可惜时代已经变了。
回望历史,英国靠煤炭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美国靠石油主宰了世界一个世纪。今天的中国,靠的是高新技术,是稀土资源,但更深层次的,是那种“人民才是江山”的执政理念和“天下大同”的文明追求。高盛的报告也预测,若全球稀土供应链重塑,新能源产业成本将大幅上升,甚至可能延缓全球的碳中和进程。这恰恰凸显了中国在全球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我们的崛起,不是要取代谁,而是要为世界提供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方案。
“谈,大门敞开!打,我们奉陪到底!”这十二个字,就是我们最清晰的态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确实没有退路。因为任何一次退让,换来的都只会是对方的得寸进尺。只有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在这场全民参与的较量中,你我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